• 57阅读
  • 0回复

新的研究课题——评《苏联文学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新的研究课题
——评《苏联文学史》
吕元明
苏共二十大在苏联和在全世界引起的震动是人所共知的。经历了七十余年发展的苏联文学的新一代作家们,献给人民的作品与十月革命时期及二三十年代建设时期的创作,已是大不一样了,甚至和十年前的文坛都相去甚远。怎样认识、评价苏联的这段历史及其文学,是个意义重要的新课题。
辽宁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雷成德、陈孝英、陈奇祥主编的《苏联文学史》,为我们了解苏联文学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雷成德等人不仅将目光注视着苏联,也从中国和世界的角度分析苏联文学,他们从十月革命初期、斯大林时代至斯大林被批判后的历史顺次,研究了苏共与文学、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等问题。
在十月革命初和二十年代,苏联文学的成长受到本书的好评。作者对未来派、象征派、构成主义、无产阶级文化派、高峰派、谢拉皮翁兄弟派等团体林立的情况,作了积极的评价。对拉普文学的贡献和局限,也作了具体的分析,并提供了新资料。尤其书中对布哈林作的肯定性评价,是自布哈林被枪决后的苏联文学史中罕见的。被布哈林肯定的“同路人”作家,也受到执笔者的重视。
《文学史》的作者们对斯大林肃反扩大化和对待文学的“粗暴”作了批评。在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中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尤可见出他们的努力。如在对西蒙诺夫的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的分析中,作者一方面指出斯大林在卫国战争初期的错误,另一方面也指出西蒙诺夫对斯大林的批评过重,认为西蒙诺夫把战争的灾难归罪于斯大林“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文学史》对苏共二十大及其以后的苏联文学的评价是:“文坛论争频繁,文艺界的思想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混乱的一面”,并就“干预生活”、“自我表现”、“理想人物”、“非英雄化”、“节日文学”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持不同政见者”的作家们的作品发表了意见。
对七十年来苏联历史及文学的巨变不是雷成德等人能在一部书中作出全面、系统的结论的。对党与文学、肃反中销声匿迹的作家(如谢尔文斯基等)及其作品等问题,本书的研究尚未展开与深入。
苏联文学历来以革命热情和共产主义精神而为世人所瞩目。本书对这一问题给以较大的篇幅,并作了详尽的分析。打开本书的目次,你就会发现,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绥拉菲摩维奇、富尔曼诺夫、阿·托尔斯泰、法捷耶夫、特瓦尔多夫斯基、巴甫连柯、肖洛霍夫等都列有专章。有几位是第一次在中国出版的文学史中占有这种地位的。
本书对中苏文学交流的研究也值得一提。大凡列为专章的作家,多写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如“高尔基在中国”、“马雅可夫斯基和中国”等。书后还设有《苏联文学在中国》的专章,系统地叙述了苏联优秀作家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有些资料是第一次被引用。对中苏文学的交流,苏联出版的专著虽有触及,但不及本书系统与详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