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成果惹来烦恼——北京二建副总工程师严婵娟获专利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知识分子喜与忧

成果惹来烦恼
——北京二建副总工程师严婵娟获专利以后
本报记者 王溪元
在前不久的一次座谈会上,国家专利局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专利发明人严婵娟,并在交谈中讲出了她在申报专利时以及获奖以后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引起与会者的议论。
一位了解情况的同志说,耸立在北京阜成门立交桥东南角的高达81米的27层楼房——中国银行金融大楼,它的外表珠光闪烁,华丽大方,那就是因为采用了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花岗石薄板饰面技术”——整个超高层建筑的外表面都装饰了黑白芝麻花的磨光花岗石板。这项技术是以二建的副总工程师严婵娟为主设计研制成功的,现已获得柔性连接器、金属夹具、重型柔性连接器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用此技术装修金融大楼,比用外国投标方案节约的外汇折合130多万元人民币,使质量、工效都有所提高。
记者在会下采访了严婵娟工程师,希望她谈谈遇到了什么问题。不料她并不想谈。由于记者采取“攻坚战”和“迂回战”的办法,她才颇有难色地讲出了一些情况。
她1957年从同济大学结构系毕业,今年52岁。她说,我们这一代人一直是吃苦耐劳肯实干,可是过去肯干也难以出成绩,因为社会环境不允许。现在情况变了,虽然人已年过半百,但还是想干点事业。不过,现在有现在的难处,我们这项饰面技术就是实例。这项技术改革了国内外的传统工艺,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北京这种地震设防为8度的地区,实现超高层建筑全装花岗石饰面,这是一个创举,不仅在国内是头一次,就是在国外也只有两三个先例,而所用技术各不相同。这样的新型技术本应申报专利,可是当我主张提出申请的时候,一些技术领导却表示反对,只有公司经理积极支持。经过专利局的领导亲自出面做工作,原来表示反对的技术领导才转为赞成。
“不赞成申报专利,有什么理由吗?”
严婵娟不无感慨地说,无非是这么几条:这种技术就是报,也不会批;批了也不会有人用,白花维持费;就是有人用,也不会给钱。这些所谓“理由”,其实都是“想当然”。我国1985年就开始实施专利法,至今还有许多人不懂得又不愿意去弄懂。
专利被批准了。专利设计人获奖了。这本来也是单位的一件喜事,但有人造出舆论:成果是大家的,为什么只把其中的哪项技术算专利?就是算专利,好处也不能让她一个人独吞;副总工程师搞这个,是不务正业……有人在单位内外散布流言蜚语,还有人写材料告状。
严婵娟保持着冷静。她心里坦然——这种关键性技术被批准为专利是理所应当,获得奖励也是合理合法的。不过,虽然奖金可以由她独享,但她并不想全拿。她早已心中有数,正如她自己所说:吃“大锅饭”长大的人——包括我自己,让多拿也不敢多拿。她说,我准备把奖金分得面大一点,凡是和这个项目有关的,都有一份。
严婵娟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按照专利法规定,该专利所带来的税后利润的0.5%到2%奖励给专利设计人。单位按1%向税务部门作了申报,算下来的钱数再扣除个人所得税,还剩5500多元。虽然严婵娟以个人名义领来了这5500多元,然而她自己只留下1000多,其余的分给了70多位有关人员。
现在,这项专利已被天津、山西等地的一些单位看中,严婵娟更忙了。不过,她不怕忙和累,怕的是内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