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向经济实体迈进——关于农村畜牧站农机站农技站改革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2
第2版(经济)
专栏:

向经济实体迈进
——关于农村畜牧站农机站农技站改革调查
赵修
在我国农村,每个乡都设有畜牧站、农机站、农技站(简称三站),一般有20人左右在三站工作。这些人多是中专或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也有大专毕业的。他们有一定的技术修养和实践经验,而且和群众有密切联系。
在家庭联产承包之前,“三站”的技术员虽然辛辛苦苦工作在第一线,可是广大群众对他们并不欢迎。群众挖苦地形容这些技术推广员“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挖炭的,到跟前一问才知道是技术推广站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三站技术员吃香了。技术员一来,一围就是一群人。农民拉到家里,不仅给加几个菜,还要喝点酒。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三站”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一个专业户养上成百上千只鸡,喂上十几头猪,要买鸡雏,买小猪,又要买饲料,又要防疫打针;还得去卖鸡、卖猪,结果,不是卖鸡难、卖蛋难,就是卖猪难、卖牛奶难。这些问题虽然不是“三站”所能完全解决的,但“三站”必须适应这个新形势。在这样一个土壤和环境下,“三站”改革露出了一些好的苗头。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乡畜牧站、大榆树乡农机站和东辽县建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从1983年开始,不仅进行技术指导,而且还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由一个事业机构,向经济实体转变,由技术站转变为技术指导服务公司。技术指导结合服务,服务反过来又推动落实技术的推广。1984年9月,吉林省总结推广了这三个站的经验。经过几年实践,“三站”改革效果明显,证明这条路子是对头的。
现在先谈谈南崴子畜牧技术指导服务公司。这个站在技术推广的同时,自己养殖经营良种鸡主代鸡2500只,父母代鸡1560只,另外还生产肉鸡3万只。在他们带动下,全乡产肉鸡60万只。科学技术指导服务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下去包点、办学习班、培养骨干,共训练4000人次,另外还运用广播车进行宣传,印小册子4000册。畜牧站发展了,推广员的工作生活条件也都改善了,不仅不像个要饭的,而且职工平均年收入已经赶上机关一个处级干部。这个站自身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起了典型示范作用。
再说一说大榆树乡农机站。三中全会前,这个站是大队农机站,当时职工年工资最多400元,最少200元。一台拖拉机一年光是偷油就达1吨多,零件坏了大队买,每台1年要用活塞环30到50个,现在最多3个就够了。
这个乡1983年成立了农机联合服务队,由7个人组成。他们对拖拉机手实行单车承包,机械保养很好,擦得光亮。
从1984年开始,一般驾驶员年工资2000元。管理费一年能提2万元,队长工资是驾驶员的一倍半。保管员和会计都是驾驶员兼,这样每年还能节约管理费1万多元。服务队和被承包户都建立合同:出苗率85%,不奖不罚;出苗95%以上,1公顷由承包户奖给驾驶员1元钱;出苗率低于85%,承包户不出机耕费;出苗率75%以下,由驾驶员赔偿种子、化肥钱。群众称赞他们是信得过的机耕队。现在,他们的固定资产已经发展到8万元。原有的旧拖拉机已全部更新。这个服务队担负着1000多公顷土地的机耕任务,还负责给100户送粪、运输庄稼、打场、送粮4道工序,每公顷收费60元,群众算了个账,这样很合算。东北松辽平原大拖拉机犁地、播种质量都有保证。因此,一般户买的小拖拉机主要是搞运输、搞副业。做些农业中耕、松土等零活。犁地播种等主要还是靠大型拖拉机。
再就是东辽县建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改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公司以后,效果也十分显著。他们经营种子、农药、防治病虫害器具和技术书籍等,既出卖又可租赁,还负责修理,经营面越来越宽。种子或农药可经过计算包成小包供应群众,深受群众欢迎。业务一多,原来的三个推广员忙不过来,就雇请了3个农村技术员。
技术和服务是互相促进的,“三站”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搞好产前产后服务,创造一个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这已经成为当前农村非常突出、急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政策上鼓励“三站”向服务方向转化,尽可能地使“三站”成为经济实体,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具有自我发展的活力。
为农业服务要多层次、多部门、多种形式,逐步形成一个体系才行。比如冷冻精液站就不需要每县建一个。种子加工厂一个县建一个,也就行了。混合全价饲料厂也不需要每乡都建。总之要做到大小结合,合理分布,逐步形成服务体系,促进生产稳步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