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五千和两亿——牙刷之乡杭集乡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3
第1版(要闻)
专栏:

五千和两亿
——牙刷之乡杭集乡纪事
本报记者 李济国
刷牙的人们,你可曾想到,小小牙刷的最大产地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请看记者5月底在牙刷之乡——杭集乡的采访择要,似乎会有所了解和启示。
不成比例的数字
邗江县杭集乡,苏北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有9595户人家,37000人,18400个整半劳力,也是田少人多,人均只有6分4厘。
可它又有独特之处,有生产牙刷150多年的历史。然而,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牙刷之乡”,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间。其间,杭集乡首次形成了每年向全国销售自产牙刷2亿支以上、占全国牙刷产量1/3多的牙刷市场。今年以来,这里的牙刷销量更趋兴旺,预计将接近3亿支。
这么多支牙刷,是全乡750多个组户办厂、1500多个家庭工业户、5000多人及其私人拥有的800多台注塑机、栽毛机共同生产出来的;是近2000名本乡供销人员走南闯北,推销到全国各地去的。
特别周到的服务
杭集乡牙刷生产的大发展,是同经营部门提供产前产后、部类齐全的优质社会化服务分不开的。这个乡专门成立了乡工业供销公司,从1983年以来开展了代销原料和代办运输、代开介绍信和销售发票、代办托收和货款结算、代征国家税金等。这就改变了千家万户四处奔波“各自为战”状态,各家各户农民全副精力和时间都用在生产上了。乡工业供销公司也通过这些服务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一是检验产品质量,杜绝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保持了杭集牙刷的产品信誉。二是执行税收政策管理,凡是由公司代销的产品,一律按税务部门规定的税率办妥。三是加强财务管理,进行财务辅导,统一组户工业的记帐方法,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报表,使牙刷专业户真正做到会赚钱,会管钱。四是帮助排除经济纠纷,开展公证活动,维护家庭联户工业的合法权益。由于供销公司服务特别周到,而收取的费用特别低廉,因而很受农民的欢迎。
灵活多样的经营
牙刷之乡的牙刷交易场所,占地7260平方米,由集体和农民集资44.5万元,于1986年底建成。从此,这个固定的、统一的牙刷贸易中心,吸引了很多客商前来选样订货、洽谈成交。目前,他们的经营形式除了这一专业市场外,还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为行商型。杭集的近2000供销人员懂生产、会管理,有较大的销售主动权和灵活性。他们坚持薄利多销,因而竞争力较强,每年订回销售合同5万份以上,将1亿多支牙刷等大批小商品销往各地。他们还有组织地派人到外地摆摊设点,搞批零销售。
第二种为坐商型。即这里的生产和经营牙刷户,坐地集中货源,招徕外地商贩上门成交。外地商贩在杭集走村串户,逐户比较,自由挑选,讨价还价。新商贩交现金取现货,老客户可赊走牙刷。每当农闲季节,来杭集的商贩每天多达四五十人。这种产销直接见面的坐商,每年也要销售牙刷8000万支以上。有时供不应求,客商就在牙刷生产户的农民家里吃住,“坐等”货齐。
第三种为协约型。一些较大的牙刷组户和各地的百货供应站建立正常的业务往来,签订合同,按期付货。他们有的还深入到县以下商业供销部门签约供货。这种协约性的交易,全乡每年不下5万笔。
令人欣喜的变化
如今,小小牙刷在杭集乡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去年它的产值比农副业总产值还多出2400万元,在整个乡的工业总产值中占1/3多。全乡家庭、联户牙刷业,仅去年就向国家交纳税金175万元,向集体提供积累27万多元,今年头4个月又有大幅度增长。向集体提供的积累,乡里用来补农、建农,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过去全乡70%的劳力忙在田间搞粮食,可每年还得吃国家返销粮。现在多数劳力转移到牙刷等工副业上去了,不仅不吃返销粮了,全乡每年还净上交150万公斤。
牙刷生产的兴起,还带动了乡里的纸盒包装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事业。全乡人均收入去年达到896元,高出全县人均收入276元,有10%的农户成为万元户,在全县各乡名列榜首。
不要小看小小牙刷,它的贡献,它带来的变化,一点也不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