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优势处处有 发挥各不同——闽南三角区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3
第2版(经济)
专栏:

优势处处有 发挥各不同
——闽南三角区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张铭清
大凡到福建的人,都会到石狮看看,就象到了深圳,必去沙头角的中英街看看一样。
一个面积不过1.8平方公里的小集镇,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每天上千班汽车进出,上万辆机动车出入,二三万的流动人口,以至不得不在今年初由镇级改为市级建制。这个有趣的“石狮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
华侨多、侨资多、信息灵,是石狮繁荣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分布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万多侨胞、港澳同胞,给石狮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技术、设备、商品信息和“洋货”样品。石狮人发挥了华资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生产以服装为主的“小洋货”数以千计。“爱花牌”胸罩获全国“金鸥杯”奖、“国际博览会荣誉奖”、国家外贸出口荣誉证书,成为法国市场的热门货。羽绒帽、“生日牌”工艺蜡烛,分别被意大利列为正式注册名牌产品和美国“虎目牌”专利品。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商品流通。石狮有2800多户、6400多人从事个体商业,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服装专业市场,一千多人的推销队伍到全国各地推销产品,反馈信息,在大城市设立办事处,在大商店设商品专柜。
石狮现象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市区经济的繁荣。饮食、旅社、交通、邮电等服务行业的兴起,形成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这种贸工农新格局完全符合国家对闽南三角区发展的要求。启示之二是,靠信息灵、行动快迅速占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抓住了沿海和内地开放差距的时机。然而随着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海的全面开放,石狮的优势将逐渐削弱。去年,石狮个体户经营额比上一年下降了25%便是一个信号。石狮如果不重视技术改造和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以新的优势开拓新局面,在全线开放的竞争中,就有可能落伍。
可见,优势不是永恒不变的,特别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靠吃老本是靠不住的,必须顺应新形势,作出积极反应。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泉州市的贫困县安溪安星藤器有限公司异军突起。安星公司是安溪县竹藤工艺品联合公司与香港客商合资兴办的企业,投资为100万元(合资双方各占50%),1984年筹建,试产、当年出口;1986年底,公司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48家客商建立了贸易关系。现在,公司在15个乡镇设立了62个加工点,6000多人就业,为这个县脱贫致富开辟了新路。
如果说安星公司是以“土”取胜的话,那么安溪另一家合资企业——凤华制衣(中国)有限公司则是以“新”夺人。运动短裤,这有什么文章可做呢?可凤华公司能设计出83个品种、236种款式来。从1986年1月正式投产以来,凤华公司生产的运动短裤、恤衣、风褛及各种运动服装100%外销,去年总产值2100多万元,创汇555万美元,赢利300万元,计划今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创汇1000万美元。一个只有1000人的企业,人均创汇1万美元,是相当可观的。凤华短裤的主要市场在欧洲20多个国家,被西欧市场称为“福建短裤大王”。
石狮、安星和凤华成功的共同之处就是对国际市场信息的捕捉。但是,他们在开发市场的方向上则是有差别的。安星、凤华的产品95%或100%外销,而石狮的产品大部分内销。两地内外销比例的易位,表面上看是个市场开发问题,实际是企业竞争实力的体现。而说到底还是个经营思想、经营者的胆识问题。只有确立了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的指导思想,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为到“奥运会”上拚搏创造条件。如果仅仅把目标定在“全运会”甚至“省运会”,那末,其心态和采取的办法与去“奥运会”上一搏的心态、办法是大相径庭的。在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从领导者到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把竞争对手定在哪一个档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实施这一战略意义和深度的理解。有优势不去发挥,与没有优势相差无几。像闽南三角区这样著名的侨乡,占全省600多万华侨和华裔的63%,华侨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
现在一提起华侨优势就是华侨如何为四化建设服务,这当然没有错,可是,我们怎样为他们服务呢?一些回乡准备投资的华侨抱怨:一是难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二是找到项目后办成很难;三是满腔热情地回来为家乡办事,但不知如何联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了发挥华侨优势还有待做更多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