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呈现新格局 收入水平上升 差距拉开 来源多元化 平均主义倾向仍然存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呈现新格局
收入水平上升 差距拉开 来源多元化 平均主义倾向仍然存在
据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杨继绳)城市经济改革的深化,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出现了4个新格局。这是国家统计局城市抽样调查总队对15万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得出的结论。
一是近4年来,城镇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低收入家庭户数大幅度减少。城镇居民1987年人均月生活费收入比1984年增长了62.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8.7%。人均月收入25至35元的家庭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17.07%下降到1987年的9.15%。70元以上收入的家庭由1984年的8.76%上升到26.97%。
二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在拉开。1987年平均每人月生活费收入为67.27元。调查者在分析资料时采用了国际上最常用的五等份法,即将15万户按收入高低排列次序并分成五等份,计算每等份中3万户的平均收入。结果是,第五等份平均每人月生活费收入为122.8元,第一等份为36.55元,第五等份是第一等份的3.4倍,而1984年前者是后者的2.8倍。
三是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工资形式向多元化发展。
四是平均主义仍是收入分配的主要倾向。据对15万户中35.5万个有收入者的收入情况的调查,现在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是少部分人(主要是个体经营劳动者)的收入与大多数人的收入差距拉开了,但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行业之间、职业之间以及不同文化水平之间应有的收入差别却没有拉开。个体经营者以外的40至44岁年龄组男性,大学文化的人收入比小学文化的人的收入仅高14%,高级工程师的收入也只比工人高出48%,地质勘探工作者的收入仅比商业饮食业从业人员的收入高32%。大多数人的收入平均化,对市场造成集中冲击。现在,彩电、冰箱等高档商品,各种人都买得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