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实行干部计划管理效果明显 我国干部增长减慢结构趋合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实行干部计划管理效果明显
我国干部增长减慢结构趋合理
本报讯 全国干部统计年度报表表明,1987年国家实行干部计划管理之后,干部增长速度由“六五”期间的每年增长6.98%下降到年增长5.11%,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之内,干部队伍的总体分布也随之趋向合理化。
对干部实行计划管理,主要是控制干部员额增长和对新增干部进行合理调配。这项决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过去较长时间内,我国干部队伍出现的盲目增长、急剧膨胀、部门配置严重比例失调和行政经费逐年增长的状况作出的,并于1987年付诸实施。
这项工作展开后,国家人事部门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需要有计划地下达增长指标,并对干部计划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在宏观上加强了控制。各地方人事部门严格手续,对无计划增干或超计划增干,有的地区财政、银行不支付工资,公安、粮食部门不办理户口、粮油关系,职称改革办公室不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聘任范围,工资改革办公室不予改定工资级别,有效地限制了干部的盲目增长。与此同时,各地还对用人制度进行了改革,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除接受统配人员外,实行了聘任制。去年聘任干部占新增干部的35.7%,这些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使干部队伍流程加快,减少了人员膨胀的现象。
去年我国部队转业干部量大,大中专毕业生较多,但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缩减了从社会上招收干部数量,促进了离退休制度正常化,使干部增长数控制在计划之内。
实行干部计划管理,使干部队伍的总体分布也趋向合理。去年,我国行政机关干部只增加19万名,增长率为3.6%,大大低于“六五”期间年均增长9.8%的速度,其中中央和省级机关分别下降了3.3%和3.2%,与之相应的是乡镇机构、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的干部得到充实和加强,增长率分别为7.1%,6%和6%。部门干部的增长也得到了合理调配。在党政机关增加的干部中,需要加强的政法和经济监督调节部门所增干部占76%,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干部得到有效控制,下降了4%。这是前所未有的。另外,由于指标和政策的控制,还使新增干部的流向得到了疏导,过去大中专毕业生和部队专业干部大都愿分配在城市,使“热门单位”人满为患,实行计划管理后,各地采取了相应对策,使干部指标使用做到了优先考虑边远区县,加强了边远艰苦地区的干部队伍力量。
人事部有关人士认为,实行干部计划管理,是人事制度的一项改革,效果是明显的。但在管理体制和制度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张心阳 曾毓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