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农业部原副部长 刘瑞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农业部原副部长
刘瑞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刘瑞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部原副部长刘瑞龙在广州主持全国农史学术讨论会期间,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于1988年5月25日不幸逝世,享年78岁。
刘瑞龙同志1910年10月3日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县。1925年就读于南通师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共产党。同年,秘密组织共产党南通特别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是党在南通地区早期创始人之一。1930年,他任中共通海区特委书记,参与创建和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4军。同年,他被调到江苏省委工作,先后任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宁沪线巡视员、省农委书记兼省军委委员。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刘瑞龙同志先后任红军第29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长、红军第4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豫皖苏区党委副书记、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民运部部长、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华东野战军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豫皖苏分局财经办事处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兼政委等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刘瑞龙同志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刘瑞龙同志被调国家农业部任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
刘瑞龙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参加过举世闻名的长征。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他做为第3野战军后勤司令参与了动员和组织起几百万人的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奋勇支前的工作。在淮海战役和横渡长江战役的两大战役中,刘瑞龙同志建立了功勋。
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刘瑞龙根据中央指示,起草《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初稿)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建设方案(初稿);并参考古代与近代的农书,广征博引,撰述了《农业增产的八项措施》。
“文化大革命”中,刘瑞龙同志遭到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达5年之久,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刘瑞龙同志得到彻底平反,调回农业部,先后任顾问、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务。1984年,他还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
刘瑞龙同志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襟怀坦白、坚持原则、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为人表率,受到大家的普遍推崇和尊敬。
在今天下午刘瑞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上,送花圈的有:赵紫阳、邓小平、杨尚昆、陈云、李先念、彭真、徐向前、聂荣臻、乔石、乌兰夫、田纪云、江泽民、胡耀邦、肖克、杨得志、彭冲、韦国清、陈俊生、朱学范、胡厥文、王恩茂、王光英、张震、肖劲光、廖汉生、胡绳、杨成武、李一氓、雷洁琼、王鹤寿、严济慈、陆定一、荣毅仁、刘澜涛、宋时轮、叶飞、张劲夫、程子华、杜润生等。
参加安放仪式的有:李鹏、姚依林、万里、王震、秦基伟、薄一波、宋任穷、李德生、余秋里、张爱萍、陈丕显、胡乔木、段君毅、黄华、习仲勋、周谷城、王汉斌、王任重、方毅、谷牧、康克清、钱正英、洪学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