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读《新青年》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3
第8版(副刊)
专栏:

读《新青年》断想
司空雨
我们单位的资料科有全套合订本《新青年》,我曾经借了来用了一年多,后来有别的同志要用,拿走了。虽说是用了一年多,也不是当真天天在翻查,倒是静静地整整齐齐地躺在那里的时候居多,拿走以后那里空了一块,很长时间使我对之若有所失。
原来我常常对着这一套合订本胡思乱想,有一条想法是,自从有了报纸杂志以来,所发表的文章和资料,尽管后来都编成各种专集、选集、合集等等出版了,但是认真研究文学史思想史的人,不能满足于这些专集、选集、合集之类,还必需尽可能找到原载报刊来看。即如《新青年》,每期有“国内大事记”、“国外大事记”专栏,现在看看就很有意思:某一期的专栏里报道了北洋政府如何复古倒退,如何用行政命令提倡尊孔读经的消息,同期或下一两期便有猛烈反复古反倒退的“打倒孔家店”的文章。某一期的专栏里报道了欧洲女权运动的消息,两期之后便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每期都发表一两篇讨论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文章。读者如果只是从后来抽出来分别编成的各种专集、选集、合集里,而没有与同期或近期的《新青年》上密切相关的国内外大事记联系起来,没有与同期或近期的《新青年》上互相呼应互相配合的阵容联系起来看这些文章,往往不能真切地了解它的用意,甚至会把它看作与现实无关的纯文学纯学术的文章。其实当时《新青年》从主编起,到主要撰稿人,到一般作者,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了改变中国的黑暗落后的面貌,才聚到一起来,要用笔墨来尽一分心,效一分力的。如果把他们看作对民族危亡漠不关心,关起门来搞“纯文化”的人,那是最大的误会。
也不仅《新青年》,再上溯到先驱者鲁迅,他在青年时期便面对着“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民族危机,作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宣誓,他的伟大的一生便是实践这个誓言的一生,所谓鲁迅道路便是实践这个誓言的道路。也不仅鲁迅,再上溯到康有为和梁启超,再上溯到龚自珍和林则徐,从他们开始的一条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觉醒的轨迹,始终是以民族解放为目标,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争求个性解放。在他们身上,民族救亡不仅不遏抑,而且要求着,推动着个性解放。如果说,直到辛亥革命,民族解放的每一个步骤上,个性解放的内容虽然都存在着、发展着,但是都还不很突出,那么,到了“五四”运动,这个内容便集中地突现出来。一套《新青年》,可以说就是当时民族危机如何直接刺激文化启蒙的要求,民族救亡运动如何直接推动个性解放运动的第一手的完整的材料。
近些年来,很有几位学者提出“五四”传统断裂论,大意是说,“五四”运动提出了文化启蒙个性解放的任务,不料接着民族危机突起,大家忙于政治救亡运动,便把文化启蒙个性解放的任务放到一边去了,甚至为了民族救亡斗争的严峻需要压抑个性解放了。我也承认“五四”传统确有“断裂”的现象,但是为什么会“断裂”呢,学者的解释我却很是怀疑。民族危机并非“五四”之后才起来的,如果忙于解救民族危机便会妨碍启蒙运动,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身就不会有,又说得到什么“断裂”呢?一套《新青年》俱在,“断裂”的原因恐怕还得向别处找才是。1988年5月3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