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要研究会议质量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记者来信

要研究会议质量问题
当今,人们注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商品质量、教育质量,但有一项值得研究的会议质量问题,却还很少有人注意。
记者与上上下下不少干部接触,他们天天与会议打交道,常为“会议数量之多,质量之差”,叫苦不迭。
话说得重一点,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存在一种倾向,好像不开会就待业了。往往是心血来潮,开了许多不应该开的会。比如,领导干部下去检查工作,一看这地方好,就拍板开个现场会,结果与会人员一拥而来,一哄而散,效果不佳。还有什么“候鸟会”,随着季节变化,南来北往。
有的会只讲等级,不看实效。记者对此曾耳闻目睹。有一年夏天,中央某部下属一个局召开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地点在门头沟。本来会议由局长主持,总结报告由局长做合情合理。但与会的人员提出,部长不到会作报告,会议级别低了,回省不好传达。于是,参加会议的局长为没参加会议的部长准备发言稿,长达万字。会议闭幕那天,碰上部长特忙,总结大会从上午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晚上,从晚上8点等到9点,300多人终于等来一人。这时,已经买好火车票、飞机票的部分人员走了,部长吃力地、一字不漏地念讲稿,头上冒着汗珠。听会的人打起瞌睡。
有人说:“如今干部本事大,会把好话变空话。”这话的意思是,会议开来开去,不结合实际,不创造性地去工作,结果使上头的好话变成了空话,比如十三大提出领导与群众实行民主对话,有的对话会开得好,有的却流于形式。
关于如何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人们议论颇多。有的说:“精简会议喊来喊去,不见效果。问题究竟在哪里?”也有的说:“花公家的钱开会,越开越大方;如果个人花钱开会,肯定不会那么浪费钱财。”这虽然是气话,但从呼声里可以听到改革会议的紧迫感。
本报记者 段存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