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实践的启迪——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的自我剖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知识分子喜与忧

实践的启迪
——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的自我剖析
中央机关讲师团办公室 王时
当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时,我自己感觉精神比过去愉快,心情比过去豁亮,生活比过去充实。也许有人要说:“你的话是虚假的,是为讲师团唱赞歌。”然而,我要说:“我说的是真心话。”
我带着美丽的梦幻,从中学步入大学,开始曾自命为是当今中国的精英,满腹经纶,足可以干天下大事了。然而,再看周围的年轻朋友们,不少人都事与愿违。我好像看破了红尘,渐渐放纵了自己,抽烟,喝酒,聚在一起慷慨陈词,甚至到了“骂大街”的程度。表面上显得玩世不恭,对一切都无所谓,说心里话,真不是滋味呵。我多么希望能有人理解我、帮助我解脱。
走上工作岗位没多久,领导像突然发现了我似的,把我找到办公室。我满以为要委以“重任”,原来是动员去讲师团。我怀着不情愿、又没法子的心情,来到西南边陲广西百色教师进修学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现实,活生生的现实是超出想象的。在我支教的这个地方,这片对祖国、对人民曾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12个县个个都在贫困之列,人均收入每年仅有130多元。解放近40年,这里刀耕火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我常想,这些地方为什么贫困呢?原因种种,但教育落后是重要一条。在这个事实面前,自己是不能不讲使命感的。
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使我非常受感动。我教的这个班都是已有几年、十几年教龄,但没经过师范学校学习过的不合格教师,有的已经是一两个孩子的爸爸、妈妈了。看到他们离家舍业,拖儿带女来学习,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油然而生,使我跳出了“自我设计”的狭小天地。我给学生讲中学和大学时代、人生观形成过程、对社会的认识及参加讲师团的目的等。这种自我剖析,不仅仅是对自身经历的回顾,也是对自我意识的深刻反省。
通过观察和接触社会实践,我感觉到了自己在宏图大业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被迫感转变为责任感,产生了使命感。我深深爱上了这个过去最不愿意干的职业。“在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每当我上了一堂自己满意的课时,那种快慰和充实的心情,实在是笔墨所难以言喻的。
支教实践给了我启迪,使我终生受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