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脑体倒挂”带来的倾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脑体倒挂”带来的倾向
“脑体倒挂”的社会经济后果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几年之内不可能完全显现出来。如若“脑体倒挂”严重到使脑力劳动者长时期内无法维持其脑力劳动的再生产时,其后果就难以设想了。目前出现的一些情况很值得引起重视。
1、物化距离大的产品生产在减少。不少知识分子不愿在其产品领域工作,千方百计转向物化距离小的知识产品领域工作。其现实表现是:教育部门、基础科学研究部门人才难留,非实用性学术著作难得出版……长此以往,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将丧失基础理论部门和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部门的依托。
2、知识产品“生产”行为的短期化。其现实表现是:大家都要搞“短、平、快”项目,大家都愿意办一年半载的短期培训班,四年制的本科生培养倒相对地有所放松……
3、科研、教育等单位许多年轻人更重视知识产品的推广性工作,相对忽视知识产品领域的创造性劳动。其现实表现是:分配来的大学生、研究生热心于本单位创造性劳动结晶的“技术市场交易”工作。
4、敷衍于本职工作,积极从事第二职业。脑力劳动者从事第二职业对其第一职业的影响要大。因为,现代化的物质产品大生产具有连续生产的特点,但就每个体力劳动者来说,下班后他的劳动就停止了,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却不受八小时工作时间的限制。显然,过多从事第二职业会打断脑力劳动的连续性,结果妨碍第一职业。
5、降低脑力劳动的工作强度,劳动热情下降,以便在心理上跟“脑体倒挂”保持平衡。脑力劳动者追求的主要是自我实现,但当脑力劳动者的货币报酬不敷其复杂劳动所需支出的时候,其追求原定目标的热忱和献身精神将随着降低。这在基础研究和教育部门的表现比较明显。
6、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嫌弃献身科学的艰苦求实作风;大中小学教员弃教从工、从政和从商;作家热中于撰写艺术价值低下的消遣小说;学者忙于出版通俗读物……
(摘自6月9日《科技日报》 张岩贵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