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巴西农业合作社生机勃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6
第7版(国际)
专栏:巴西通讯

巴西农业合作社生机勃勃
本报记者 吴志华
巴西第一届农业合作社成果展览会最近在巴西利亚举行。五十个展台上陈列着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晶莹洁白的杂交稻米、种类多样的时鲜水果、五彩缤纷的手工织品以及优良的淡水鱼苗。专门为农业服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图片和农业技术小册子,在陈列大厅里也到处可见。参观者忙于洽谈农产品和技术的贸易。
来自各地的三千多名合作社代表,在展览期间聚会一起,就自身的发展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探讨扩大合作社之间联系的渠道,互相交流经验。巴西农业合作社始创于本世纪初,六十年代以来获得了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农业合作社从一九七○年的一千一百六十个增加到一千三百多个,社员人数则从七十六万增加到一百七十二万。合作社生产的粮食、咖啡、棉花、葡萄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巴西基本上还是沿袭殖民时期的大土地占有制,全国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庄园主手中。据一九八○年普查,全国共有可耕地三点六四亿公顷,占地一千公顷以上的大庄园主不到全国总农户的百分之一,却占有百分之四十五点二的耕地。这些大庄园拥有雄厚的资本和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长期以来控制着巴西农业生产的命脉。众多占地不足一千公顷中的小庄园,为了对付大庄园的竞争,解决资金和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只得通过组织合作社求生存,谋发展。
合作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产品外销后所得利润。一部分利润按社员提供的农产品等级和数量分给社员,另一部分除用于维持日常开支外,主要用于购置农业设备、整修农田水利设施等公共服务工程。
马蒂尼拉办合作社已有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他认为,合作社最大的好处是社员不必为农产品的销路和运输问题操心,可以集中精力管好自己的庄园。同时,合作社统一调配使用农业机械,统一储仓,提供种子和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览大厅前,有一幅醒目的标语:“合作社意味着团结,团结就有力量!”巴西农业合作社的成就已经表明它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的巨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