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绿色革命”结硕果——多哥实现粮食自给有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6
第7版(国际)
专栏:

“绿色革命”结硕果
——多哥实现粮食自给有余
4月10日晚,多哥历来雨量较少的高原区下了一场透雨,宣告了雨季的开始。翌日,喜气洋洋的农民起得特别早,他们兴致勃勃地来到田间开始播种作物。由于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及早通知农民今年雨季将提前来临,因此,当地农民早就做好了播种前的一切准备。
去年,多哥高原区雨季姗姗来迟,科扎省直到5月份才开始播种,影响了收成;而滨海区的一些省上半年出现旱情,下半年雨量又过于集中,对作物生长很不利。尽管全国气候异常,但多哥的粮食生产仍夺得了丰收。除作为多哥农民主食的薯类产量达40多万吨外,生产山药49万吨、玉米20万吨、黍和高梁18万吨、稻谷1.6万吨。经济作物也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87年多哥粮食产量与消费相比,仍有13.5万吨积余。旱年有余粮,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成就。
今年初,由于有些邻国粮食短缺,粮食出口有暴利可图。一些商人乘机囤积粮食,哄抬粮价,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多哥政府为了稳定粮食市价,决定在新粮上市之前,由国家粮食部门从粮库中拨出部分储备粮投放市场,以平抑粮价。政府并在报上登出安民告示,公布各种粮食的牌价,从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打击了投机倒把的不法商人,受到了人民的普遍欢迎。
多哥在粮食生产上能做到自给有余是开展“绿色革命”的结果。1977年,多哥政府在埃亚德马总统的亲自倡导下,发起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并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头项任务,决心在5年内实现粮食自给。
为确保“绿色革命”的成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增加农业投资,鼓励农民垦荒,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兴修水利,严禁烧荒,防止水土流失,提倡和推广畜耕,选用良种,向农民提供化肥和农药等的价格补贴、设立优秀农民奖、设立农业信贷银行、以较优惠的条件向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发放贷款、放宽粮食出口等。这一切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辛勤劳动,1980年至1984年粮食产量平均增长5%,终于在非洲发生特大干旱的1984年实现了奋斗目标,做到粮食自给,并有少数余粮出口支援邻近受灾国家。1985年农业生产又传捷报,除全国粮食局储粮1万吨外,还向欧洲出口玉米2万吨,1986年粮食生产达121万多吨,创历史纪录。这在普遍感到粮荒的非洲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多哥政府在连续3年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稳定、持久地自足,改善人民食品结构和增加粮食出口的新战略。这是一个有远见的计划,但在实现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不少困难。不过勤劳智慧的多哥人民一定能披荆斩棘,在粮食生产战线上赢得更大的胜利。 (邵凌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