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庄稼人的科学参谋——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庄稼人的科学参谋
——江西省农业气象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谢联辉
测风云趋利避灾
随着人口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须从现在平均每人仅有的一亩半田土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这就希望气象部门提供更为精确的农业气象测报。较早抓了农业气象研究工作的江西省气象部门,在现代设备、技术引入测报工作之后,积极开展全省联网动态监测和农事活动跟踪服务,加强灾害天气和农情的测报。
去年,全省出现倒春寒,气象部门及时预报,早稻播种期又派上千人次进行现场防害服务,全省比历史上相似年份少烂秧1亿多公斤。
去年6月,省气象局、农牧渔业厅联合建立监测系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在温度、湿度、风向变化中发生发展过程,及时预报预防,第一年就从稻飞虱口中夺回粮食6亿公斤。
去年,省气象局向政府领导部门提供雨情、卫星云图等资料75份,其中重大灾害天气预报和重要农事建议9次。现在,江西省气象部门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定位、定量、跟踪观测,预报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准确率已达90%以上。
察地利发挥地力
在过去一段年月,“以粮为纲”,双季稻上山,越高越好,现在要不要纠正?有的说:稻田盲目爬高,挤了林草,破坏了生态环境,花功费力产量低,得不偿失,要尽快纠正。也有的说:粮食是关键,把种植面积降下来责任难当,要慎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没有分辨是非的尺度?江西省气象部门开始探索。
农作物与光照时间长短、温度高低和降水多少等有直接关系,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植物起抑制作用。江西省气象部门把观测的光、热、水等有关数据和每种农作物生命活动对气候基本要求,输入电子计算机,制作出农业气候区划,哪个县、哪个海拔高度适宜种植哪种农作物,甚至作物可能达到的产量,都能计算出来。现在,双季稻爬得越高越好的说法没有了,各县都记住了双季稻适宜种植地区的几个杠杠:赣北海拔300米以下,赣中海拔400米以下,赣南海拔500米以下。
调整下来的双季稻田种什么?借助现代气象技术可以设计最佳种植模式。老表起先信不过,农业气象人员在井冈山、乐安、奉新等地搞试点,拿出样板。有的地方种一季水稻搭一季晚大豆,有的地方先种一茬早花生再种一季稻,不仅粮食没少收,还多收一季经济作物。现在,吉安地区提倡大面积种植早花生搭二晚稻。
一度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江西老表,早就希望发展来钱快、挣钱多的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尽快摆脱贫困富裕起来。可是,天不顺人意。
种柑桔比种茶叶更挣钱,地处赣北的婺源县曾贷款50万元,毁茶林种柑桔,哪晓得桔苗全被冻死了。
江西几个棉纺厂棉花不够用,新发展起来的棉田一亩却只能收十几公斤。
全省每年要10多亿公斤玉米做饲料,本省只能解决0.25亿公斤,大部分都得到北方去买,半公斤一两毛钱还得加路费。
其实,这些“难事”对于初步用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江西省气象部门不难办到。他们按照气候区划,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计算出种植柑桔的气候指标,编制出棉花适宜种植区划,摸索出江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途径。现在,盲目种植柑桔的风刹住了,棉田亩产量大大提高,进行早稻秋玉米连作试验的村乡,玉米平均亩产达400公斤。
求发展更新观念
过去只信天只信地的老表,亲眼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愿意出钱请气象部门为自己寻觅致富门路。
铜鼓县山高水冷气温低,县气象站认定这个昼夜温差大的穷山沟适宜种西瓜。1981年,把自己摸索出的一套种瓜技术提供给农户,第一年亩产就达2700公斤。去年,全县瓜田已经发展到2000亩,甜脆可口的铜鼓西瓜已成为当地名特产,销往南昌、长沙、武汉等地。接受服务的种瓜老表,许多成了富裕户。
家鱼人工繁殖需要适宜的三四天稳定天气,否则,亲鱼死,孵化率低。波阳县气象站根据家鱼胚胎发育每个时期所需的最佳环境,摸索出高产、安全繁殖的气象技术措施。去年在县水产场、鸦鹊湖水产场等鱼种场进行气象技术服务,繁殖率都比历史最高年增长65%以上,直接经济效益20多万元。
现在,一项项农业气象成果正在随着“小星火”计划、科技扶贫、有偿服务不断扩散,现代气象技术通过辐射开始转化为生产力。1986年,全省台站应用农业气象科技共创经济效益317万元,去年已突破80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