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丑闻何其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8
第6版(国际)
专栏:

丑闻何其多
张亮
仲夏季节,美国的气候反常,热浪蔓延。说来也巧,华盛顿的政治气温也骤然升高,风波迭起。最近接连爆出两大丑闻:一是五角大楼官员参与一起特大贪污受贿案;二是国会众议院道德准则委员会决定调查众院议长赖特(民主党人)滥用职权谋私利的行为。此外,司法部长米斯这个一直颇有争议的人物也受到指控,目前正在被调查之中。
美国政界五花八门的丑闻本是屡见不鲜。仅八十年代大案就有:1981年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安排日本《主妇之友》杂志记者采访南希·里根,接受1000美元“酬金”,结果不得不“请假离职”;里根政府的前劳工部长多诺万在一项耗资1亿多美元的地铁工程中贪污800万美元受到指控,被迫离去。去年,美国与伊朗进行秘密武器交易并将部分所得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伊朗门”事件败露后,几位当事人因而被革职或辞职,至今余波尚未消失。
诸如此类的丑闻人们似乎已见怪不怪。但是,最近披露的丑闻则颇不寻常,耐人寻味。
美国五角大楼这起特大舞弊丑闻,据近日透露的情况,它涉及了75至100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武器合同,多达50名民间防务顾问、20名五角大楼官员和15家最大的防务承包商受到了调查,前后发出的传票和搜查证有312张之多,查阅档案和文字材料达数千页。其牵涉面之广,案情之复杂,贪污款项之多,为五角大楼成立40年来所罕见,令多数美国人为之咋舌!国会山上议论纷纷,一些议员指责说,对五角大楼在武器采购方面受贿和弄虚作假所作的调查表明,里根政府只关心争取获得巨额国防预算,而不大关心明智地使用这些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阿斯平对此发表感慨说:“我确实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以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倒是令人惊讶的……总是有许多金钱到处流淌。”耐人寻味的是,有关此案的调查已秘密进行了两年之久,连里根总统、国防部长和司法部长都毫不知情。
使里根难堪的是,他的密友、司法部长米斯的日子也很不好过。由于米斯为里根入主白宫立下过汗马功劳,一直受到里根的重用和保护。他先是当总统顾问,后调任司法部长至今。随着今年总统竞选活动最后阶段的来临,民主党对米斯发起了猛攻,指控涉及米斯违法行为的案件接踵而来,其中最严重的一项指控是卷入了“伊拉克—约旦输油管道案”。据称,为了避免以色列攻击筹建中的一条耗资10亿美元的输油管,米斯参与了向以色列政府要员们行贿的阴谋。他还涉嫌参与了“伊朗门”事件等等。对米斯的种种指控,至今仍未调查了结。现在民意测验,多数美国人要求米斯辞职。美国几家报纸也公开发表社论要求米斯下台。《波士顿环球报》直言不讳地指出,米斯不务正业,“对美国纳税人来说是个不值得聘用和不值得信任的公仆”。
正当共和党人为这些丑闻大伤脑筋之时,民主党在这方面也出了问题。6月上旬共和党众议员金格里奇揭发了众院议长赖特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据称,1984年赖特的工作人员将他历年来的讲话汇编成书,出版公司(老板是赖特的朋友)付给赖特5.5万美元之多的稿费。此后,由于同赖特的关系,这家出版公司承接了印刷有关选举的海报和选民名册以及其它服务项目的任务,获得的利润达25万美元。人们怀疑其中有不正当的交易。这时又有人出来揭发赖特运用其影响过问两项石油天然气投资项目,为联邦银行制定规章人员说情等等。国会众议院道德准则委员会6月10日宣布,决定对上述指控进行调查。
华盛顿此时风波迭起令选民们对政客啧有烦言。早在1978年,国会就通过《从政道德法》,为行政官员规定了详尽的行为规范。然而,该法施行10年来政界的营私舞弊行为禁而不止,花样翻新。这似乎使一些美国人感到迷惑不解。其实,几项条文怎能禁得住贪官污吏,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纳税人只好眼睁睁看着丑剧一幕幕地演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