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曲坛盛会——上海首届曲艺艺术节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28
第8版(副刊)
专栏:

曲坛盛会
——上海首届曲艺艺术节见闻
张世英
往年,上海的六月不是高温季节,今年却遇上了36年来少有的早热天气。有人风趣地说,这是上海首届曲艺艺术节掀起的“热浪”。的确,从6月5日至13日,十台曲艺节目近80个曲目,在上海市的一些大剧院演出27场,观众达6万人次,盛况空前。
上海首届曲艺艺术节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上海曲艺在创作、表演和培养新人、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新成果。在选出的8台61个节目中,新创作的占85%,其中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和改革题材的。《金陵十二钗》评弹演唱会专场,则通过评弹界十二位女评弹演员,以各种流派唱腔演唱的弹词开篇,表现出《红楼梦》中十二个女性的形象和命运。这台节目,在评弹演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民乐队伴奏和舞蹈表演,灯光、舞美等也比较讲究,增强了气氛和效果。曲评界对此褒贬不一,但多数认为,这是在表演形式上进行的一次新尝试。两台独脚戏的演出,则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夸张、滑稽的表演,讽刺、鞭挞了社会生活中一些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民间曲艺的一台节目,多为少见的独具特色的曲种。演出的扁担书、锣鼓书、浦东道情、宣卷、上海文书等十几种说唱形式的节目,原是上海郊县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近年来,经中国曲协上海分会、上海群众艺术馆派专人调查、挖掘、加工等,使这些乡土曲艺得到复苏。
在曲艺艺术节期间,组织者还特别邀请了南北曲艺名家演出“全国曲艺精英”、“南北曲艺交流”两台专场。他们中既有群众熟悉的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刘兰芳的评书,李仁珍的扬州弹词,笑林等的相声,也有不多见的程永玲的四川清音,第一个谐剧女演员张庭玉的谐剧,马玉萍的河南坠子,及秦志平、郑淑芸的东北二人转。来自各地的曲艺家演出了11种形式的曲艺,都受到了上海观众的欢迎。两场演出使这些曲艺形式在上海争芳斗艳。
南北曲艺演员“四世同堂”进行艺术交流,对繁荣曲艺创作,培养新人,改革和发展曲艺艺术将起到推动作用。
举办如此盛大的曲艺艺术节,在上海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首创。陈云同志特为“上海曲艺艺术节”亲笔题字。
这次曲艺艺术节筹办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了社会集资方法。曲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上海曲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当中国曲协上海分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倡办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时,立即得到了上海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事实证明,这样做也是解决艺术活动经费的一个可行的好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