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晚婚少生 喜欢女孩——日本人的结婚生育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6-30
第7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晚婚少生 喜欢女孩
——日本人的结婚生育观
本报记者 孙东民
日本人对于结婚、生育的观念近年来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晚婚、少生成为主流,养儿防老、重视家族关系的意识在淡化,人们不再计较生男还是生女,越来越多的人反而喜欢要女孩。记者前往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采访后,更加深了这种印象。
人口问题研究所是国家的研究机构。日本每年都进行人口动态统计调查,每五年搞一次婚姻与生育调查。该研究机构的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在战后四十多年间同样经历了由多生到少生,由早婚到晚婚的变化过程。从人口动态看,四十年代后期是生育高峰期,平均出生率约为三十三(千分比,下同)。此后在政府当局的政策指导下,五十年代出生率明显下降(平均为二十二)。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前半期基本保持在十八的水平。从一九七三年起,日本的出生率逐年递减,去年降到十一点一,是战后以来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出生率低于法国、美国、荷兰、瑞典等国,仅高于西德和卢森堡。
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政策研究部长阿藤诚博士在分析日本的出生率为何逐年下降的原因时说,造成近几年生育人口减少、出生率低的首要因素是处于生育适龄期(二十至三十四岁)的女性减少,因为自五十年代以后出生率不断下降;第二个原因是晚婚和少生的倾向。例如,二十年前的平均结婚年龄,男性是二十六点九岁,女性是二十三点八岁;而最近几年分别提高到男性二十八点三岁,女性二十五点七岁。生育人数方面,在结婚十五年到十九年的夫妇中,平均子女人数也由三十年前的三点六人降到去年的二点一七人。如按“特殊生育率”
(二十至四十九岁女性的生育率)计算,近十几年生育率逐年下降,特殊生育率由四十年前的四点五四人降至去年的一点六九人,亦为历史上的最低数字。
日本妇女中晚婚少生的现象有其明显的社会背景。据阿藤诚博士分析,第一是高学历。日本女性绝大多数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毕业后都参加工作,结婚后回到家庭当主妇。由于就学时间长,工作期间又不愿为家庭所累,造成未婚时间延长;第二,随着日本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软性经济及服务性经济为妇女提供了较多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增强了不愿依附于男性的独立意识;第三,结婚观念的变化。日本社会传统的养儿防老、重视延续家族的意识,在工业社会的冲击下逐渐淡薄,美国西欧式的夫妇关系日渐蔓延。社会调查显示,二十来岁的女性中绝大多数不愿早结婚,三十来岁的妇女中不愿早结婚的比率迅速增加。与欧美流行的独身主义不同的是,日本式的“独身志向”是“晚婚少育型”,不结婚的人数极少。此外,晚婚少生的其它因素还包括子女的养育费、教育费用过高,超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及重视个人享乐的意识增强等等。
近几年来,日本家庭中还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五年前相比,喜欢要女孩的家庭明显增加。日本全国婚姻与生育调查表明,多数家庭愿意要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但在只想要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喜欢要男孩的比率由五年前的过半数降到去年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一,要女孩的比率由百分之四十八点五增至百分之六十二点九,呈现“喜欢要女孩的意向”。一位人口专家认为这是价值观的变化。
此外,由于社会福利的日益充裕,减少了要后代赡养的“后顾之忧”,开始更重视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在日本,由于男的忙于工作,家庭对话时间少;加之比起儿媳来女儿更贴心,一旦生病会得到女儿更好的照料,这可能也是个中原因。
今年的联合国世界人口白皮书指出,凡人口增长缓慢的国家,一般表现为女性的教育水平高,就学年限长,并且“处在接近于发展经济主流的位置”,故大都晚婚而少生。
阿藤诚博士认为,今后日本晚婚少生的倾向还会继续。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将对老龄化问题及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也正予以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