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教育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们热门话题 农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调动教师积极性要切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教育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们热门话题
农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调动教师积极性要切实
据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教育问题再一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的热门话题。他们既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欣慰,也为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焦虑。
朱学范副委员长认为,要改变农村面貌,根本是要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如果农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所学知识完全与农业生产无关,这不但不会提高农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无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他建议,对农村教育要有专人研究,搞出一套既能普及文化知识,又能学会一套适应农村脱贫致富的生产技术本领,使农村教育与本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只有农村富裕了,农村的教育工作才能发展。
徐采栋委员说,教育经费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教育方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什么人?现在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独木桥越来越长、越来越窄。
王金陵委员说,农村教育脱离农业生产实际,基层办的农业职校冷冷清清,许多农民不愿送孩子上学。要办好农业职校,除了要大大提高务农的经济效益外,还要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文化与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大有用处,使农村青年感到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有奔头。要把各省各地区的农业院校办成结合生产的院校,把农村教育纳入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是十分关键的。
楚庄委员说,9年来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教育战线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没有解决。关于教育经费问题,用于教学的公共经费不是下降还是上升的问题,而是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用于教学的公共经费,教学经费都用在人头费上。有限的经费应杜绝挪用浪费。学校减裁冗员,人头费可减少,用来搞教学。
章瑞英委员在发言中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1,加强学校的民主建设。办好教育归根到底要依靠教师,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除了提高地位和待遇外,还必须使教师享有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权力。希望国家教委和其他有关领导部门尽快颁发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正式条例。2,积极进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平等的竞争机制,把教师的报酬同他们的工作表现挂钩,打破大锅饭。3,对勤工俭学应充分肯定,积极扶植。中小学队伍庞大,困难很多,在国家无力满足学校经费需要的情况下,国家给政策,学校因地制宜搞些创收,是必不可少的补充。4,搞好教育事业要走群众路线,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现在有些好事情没办好,原因之一是忽视了这个优良传统。领导机关要多听第一线的干部和教工群众的意见,总结实践经验,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周占鳌委员说,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对教育很重视,教育经费增加,教师队伍大大加强,使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现在的问题是要提高各级领导认识,认识提高了,资金问题、校舍问题才能解决。另外,教育经费一定要专款专用。
杨烈宇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各级政府必须把抓经济建设和抓教育建设同步进行,不能先此后彼。同时,对知识分子的待遇,一定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要把搞好教育工作好坏作为政府及领导的考绩标准。
马木托夫·库尔班委员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民族教育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开拓进取,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民族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同全国相比,民族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问题比较突出。为此,他建议:(1)为了发展民族教育,要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自治法4年来的实践证明,仅仅靠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变通规定或细则是不够的。国务院应尽快拿出实施细则。(2)请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一部民族教育法,以敦促各级政府部门认真执行。(3)从我国民族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用多种形式、多开渠道来解决民族教育经费来源不足的问题。(4)应当从中央到省、自治区、地、州、县的教育经费中将民族教育经费单列出来,以保证经费来源。(5)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调动地方、部门和社会的积极性,鼓励对教育投资,增加教育经费。他说,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缺乏。尤其是少数民族中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奇缺。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用优惠政策,广揽人才。另一方面,还派出少数民族的专家、厂长、科技人员到内地、沿海地区的现代化企业,科研部门接受训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