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申怀仁怎样突破了华北旱地棉花产量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2-09
第2版()
专栏:

申怀仁怎样突破了华北旱地棉花产量纪录
山西省赵城县候村申怀仁一九五一年共种七亩一分棉花,产量都比一九五零年高;特别是经过铺砂整地的二亩三分丰产地,产量更突出,平均每亩产籽棉五百七十七斤多,超过全村棉花每亩平均产量三倍多,突破了一九五零年华北旱地棉花每亩产籽棉四百七十斤的最高纪录。他的旱地棉花所以能够比别人收的多,主要原因是:一、他铺砂整地巧下种,保证了全苗,战胜了干旱;二、他在消灭虫害后,对棉田实行精细管理,促成棉花早熟,弥补了因虫害所受的损失。
申怀仁的棉地都是梯田,经常遭受干旱威胁。在一九五零年秋耕时,他的二亩三分丰产地犁过一遍,耙过两遍。一九五一年春天,他先在每亩地里用耧耩到土里一百斤干豆饼作基肥,又犁两遍耙五遍;当地农民有铺砂防旱保墒保温的习惯,犁耙以后,他就在这二亩地上铺盖了一层三指厚的河砂。播种前,他的种籽都经过粒选、浸泡和用草木灰搅拌等方法处理。当时因天旱地干,他就实行挑水点种:他先用铲把干砂拨开一指深为容水穴,然后在每一个穴里倒一碗水,水渗下后再拨开湿砂露出土面,把铲斜插到土中开成约二指深的一条斜沟,撒进十多粒种籽。撒种后就把土埋好,盖一层湿砂,在湿砂上又蒙上一层干砂,然后用铲抹平,并捡去穴上的石子,这样不但可以保持水分,而且容易出苗。他播种后六天,棉苗就全部出齐。俗话说:“见苗三分收”。铺砂保墒,保证全苗,是他提高旱地棉花产量的条件之一。
申怀仁除了实行铺砂保墒保温,战胜干旱,保证全苗外,在植棉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优点。棉苗刚出齐以后,他用小锄锄了三遍。到棉苗长出两个到三个真叶时,他就拔去弱苗,每穴只留粗壮棉苗两株到三株不等(不一次定苗),这样既可防止棉苗拥挤,又可防止意外灾害和缺苗的危险。六月中旬,棉田发生了蚜虫,他虽用棉油皂除治了两次,但棉株下部的果枝仍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治虫后,为使新生的幼芽迅速发育,他把棉株下面受重伤的果枝全部除去。但这样棉株形成了上大下小的现象,后来又遭受风灾,使许多棉株被大风吹倒,他耐心地一一把棉株扶起,这样连续做了三遍,终于保证了棉苗的正常发育。后来棉花结桃时,为了促使棉桃早熟,他按照棉枝生长情形,除去一些不可能发育成熟的果枝,摘掉一些不可能成熟的棉桃,使生长强壮的果枝和棉桃,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迅速成长。他的棉株虽然长得很不整齐,结桃的数量也很不一致,但是棉桃却长得整齐均匀,成熟期早。当地一般农民在霜期前只收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白花,他在霜期以前却收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他对棉田实行精细管理,弥补了因虫害所受的损失,因此,他的棉花终于得到早熟和丰产。
(汪雄时、彭寿邦、边兴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