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从人口看粮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2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从人口看粮食
按:《群言》杂志第六期发表该刊在北京召开“当前农村形势和粮食问题”座谈会上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的发言,现摘要发表叶笃庄(中国农科院情报所研究员)的发言。
(一)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人口的增长,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七五”期间规定粮食平均年产量为41500万吨,按届时计划人口11.13亿计算,人均粮食可达到400公斤左右。但是,我国的人口在目前已突破了这个数字,所以年产量必须相应增加,才能达到人均400公斤的指标。另一方面,粮田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从1978年到1984年就减少了730万公顷,而1985年一年就减少了400多万公顷。如以1984年平均每公顷3.6吨计,仅此一项就要减少1440万吨。粮田面积的减少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有关,也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有一定关系。
(二)农民种粮的收益比从事其他各业经济活动的收益都低,在农业生产中,种粮的收益也比种其他农作物的收益为低,所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呢?逐步调整粮食的收购价格,让农民有利可图,也就是按照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调动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三)我国是一个十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而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这就注定了我国既不可能成为粮食的出口国,也不可能是粮食的进口国。我国即使实现人均400公斤粮食的产量指标,也不过刚刚达到温饱的水平,哪有余力出口粮食呢?另一方面,我国有这样多的人口,也决不可能像日本那样,靠进口粮食来维持生计。
(四)目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是必要的。在这方面,首先要注意土壤肥力下降的趋势。我国较好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过3%—6%,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瘠薄的耕地更等而下之。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掠夺式的农业生产,用地不养地,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必须鼓励农民增加绿肥、厩肥等有机肥的投入,同时也要增施化肥,提倡科学施肥,改善施肥方法。此外,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江河治理,改造大量存在的中低产田,推进农业机械化,都是当前应该做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