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谈谈经济稳定、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3
第5版(理论)
专栏:

谈谈经济稳定、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
廖季立
经济稳定、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大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稳定,改革就可以顺利进行;改革顺利,经济也能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快了,稳定就更有保证。在这三者相互关系中,改革是总揽全局的。深化改革既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革是要冒风险的,有利时要不贻误时机,不利时要择善而从,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改,改中求发展,就无往而不胜。因此,保持稳定、改革、发展之间的协调,不是消极、被动、保守的方针,而是积极、主动、明智的方针。
这里就稳定、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谈几点认识。
增加供给与适当抑制需求相结合
如何保持经济的稳定,这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就是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经济理论界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短缺经济,这种看法是值得研究的。短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必然的现象,而是僵化的经济体制产生的。我国经过近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由温饱型开始向小康型过渡。目前,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有了显著改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投资规模过大,社会消费基金增加过多,引起物价上涨过快等,这主要是由于旧体制的缺陷和新体制的不够完善以及其他因素,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未能得到较好解决造成的。
如何求得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特别是如何把增加供给和适当地抑制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呢?这里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将国民收入中生产的增长和分配的增加适当拉开距离,使分配的增长低于生产的增长,把提高经济效益提到重要地位,即所谓从效益中求速度的平衡办法。比如预测明年生产增长10%左右,计划、财政、投资、信贷、物资、工资等的分配按增长6%左右安排,这样生产超前分配留有余地,使资金和物资的供应都比较宽松,从而求得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二是采用截长补短的平衡办法。比如保持积累率不超过国民收入的30%,投资规模的增长不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工资的增长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即所谓量收为支的办法。三是周总理生前提出过的主张,即将计划增长和实际增长分开平衡的办法。在计划安排时,可将下一个年度计划与上一个年度计划相比较来安排增长速度,使上年计划超额完成部分不纳入当年计划分配,进入市场调节,解决计划安排中的缺口和超分配问题,这就是所谓“计划比计划,实际比实际”的办法。实践证明,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增加供给,扭转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的状况。概括而言,就是:
(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证国民经济每年有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坚持财政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预算。如果发生赤字,用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债解决,不强迫银行增加货币发行。
(三)信贷资金总额必须力求平衡,货币发行不能超过生产、流通发展的需要。
(四)外汇收支平衡,并且要适当增加一定的储备。
根据上述要求安排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职工工资、人民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福利和文化教育等,都能够得到保证。即使部分商品供求不平衡,某些商品价格有高有低,但是总的物价水平可以求得基本稳定。
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问题是我们过去往往是被迫和不自觉地运用这些经济办法。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只要善于总结经验,结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正确地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渡过价格、工资改革这个难关是有希望的。
搞活企业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触动旧体制的宏观部分,改革的难度加大了。同时,还由于两种体制处于一种相持的状态,常常会发生剧烈的摩擦,更加剧了改革的难度。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只有稳定经济,深化改革,才能顺利渡过这个难关。当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决,两者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搞活企业,有利于市场的发育,而且也有利于新旧体制的转换。具体说,有以下好处:
——有利于各种权责利关系的调整。比如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集体与个人、计划与市场、沿海与内地等矛盾,它们都是互相交错的。在经济紧缺的情况下,动一头就要牵动和冲击全身,矛盾甚多,很难理顺。但是不理顺又不利于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创造一个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的环境,为调整和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创造条件。只要实行这种能动的改革政策,就能比较好地理顺各种经济关系。
——有利于宏观经济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所谓间接管理为主,就是要缩小行政性管理和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而更多地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通过市场间接地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目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能否顺利地过渡到间接管理为主,与供求是否平衡关系很大。如果资金和物资严重短缺,就不得不强化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正常活动,因而延长向间接管理“转轨”的时间。
——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市场问题的关键是价格。现在价格还很不合理,目前采取的“双轨制”只是一种过渡办法。为什么价格既稳不住,又放不开,从根本上说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差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放开价格,必然要承受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巨大压力,引起经济生活的不安定。反之,只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国家和企业都可以承受价格的风险,缓解价格改革的震动,就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开价格,从长远看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而是更利于生产和供应的增加,这是经验所证明了的。
——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搞活。搞活企业是改革的重点,企业搞不活,经济就缺乏活力。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承包经营制的深化,引进竞争机制,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发展横向联合等等都要受到影响,遇到各种困难。
——有利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战略决策。开放政策能否顺利贯彻,一方面取决于政治环境是否稳定,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环境是否稳定。现在国外投资者担心的是后者。比如:价格是否合理,基础设施是否完备,以及人员的素质、管理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和经济稳定、深化改革密切相关的。
在深化改革中求得好的经济效益
有人担心,稳定经济和深化改革,会不会影响发展速度?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一般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如果速度增长过高,势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成本,由此而引起总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因此,我们绝不能盲目追求那种不切合实际的高速度。速度和效益相比,效益仍是最重要的。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所需要的。经济效益无论宏观效益或者微观效益,都是在经济稳定和深化改革中才能实现的。很难设想,在大起大落的经济环境中,会有好的宏观效益。从微观效益来说,在经济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生产顺利,流通环节畅通,消费者的选择性增强,那些质次价高、货不对路的商品就失去了销路,这就迫使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微观效益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建国以来的历史证明,在经济发展顺利的时期,也正是经济稳定的时期。以“六五”期间为例,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基本上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克服了过去那种大起大落的波动状况。问题是1984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过热”现象,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给以后年份带来一定影响。在“六五”时期,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和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约11%,国民收入平均每年以9.7%的速度增长,提前一年完成了五年计划。
总之,经济要稳定,又要有增长;要有较好的效益,又要有较好的速度,最终都要依靠深化改革来实现。因此,要以改革总揽全局,实现三者的最佳结合,这样,必然会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