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科教片,在枣庄农村走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科教片,在枣庄农村走红
栾峰
“正片咋还不出来?”
山东枣庄农民看电影有个特别的地方,他们把科教影片叫“正片”,把故事片叫“加演”。
那里的587个农村放映队,队队把科教片安排到黄金时间,或在一部故事片之后,或在两部故事片之间,晚来的农民能看上,不愿熬夜的农民也能满意而归。有一次,山亭区水泉乡因科教片周转不过来,连续放映两部故事片,已近深夜12点。农民开始嘀咕:“‘正片’咋还不出来?”后来,跑片员翻山越岭送来了科教片《密植梨树》,许多农民看完一遍觉得不过瘾,要求再放一遍。此时,已是凌晨1点。
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科教电影就是生产力。”这是枣庄农民的经验之谈。石竹村花生种植专业户姚富传,从1984年至1987年,每年都要把电影队请进家门,专门放映《花生高产之路》和《花生创高产》这两部科教片。他种的“海花1号”由亩产150公斤递增到420公斤。后来,他又运用科教片《地膜覆盖》提供的技术,使花生亩产达到600多公斤。在薛城,农民争相观看科教片,甚至出现了村与村抢片子的现象。一些农民看了《庭院经济》后,在自己的院落里种葡萄、砌鱼池、养鸡兔,几十平方米的院落,年收入多达8000元。科教片有生动的图像、浅显的解说,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易于接受。
枣庄农民看科教片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要求多放科教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去年“科教片汇映月”中,仅山亭区就放映了2293场,观众达230万人次。
对口放映形式多样
山亭区电影公司一位负责同志说,1986年和1987年,他们抽调8人,由党支部书记、经理、股长带队,分成四个小组,带着行李碗筷,到各乡镇驻点,建立了566份科教电影对口放映应用档案。他们白天到农村察看应用现场,召开座谈会,晚上到村庄放映。掌握应用单位在什么时间、什么生产环节上还需要什么科教电影来指导,根据档案,适时放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