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富”为啥就不踏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5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民的话

“富”为啥就不踏实?
万兴
“在农村,特别在穷村,挣一个钱就当成一个钱,迟早要垮台!”办家庭铸造厂的王化民的一席话,道出了目前农村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的一种心态:富得仍不踏实。
于是,他们慷慨解囊“捐献”、“赞助”,想方设法为“公家”做点好事。像王化民这样交“谢土费”,恐怕也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名目了,但多多少少拿笔钱“交公”,好像也了却一桩心愿似的。要说有谁强迫他们这样干,也未必见得。在一些地方,凡手头“活份”一点的农民,你想让他不这样,他还不干哩。他们多劳了,但不敢多得,这大概不能算正常现象。
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治
“红眼病”喊了多年,怕是还没有除根。立法还不够完备,一些人难免心里打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还是领导的工作问题。事实证明,农村干部假如在这个问题上原则性不强,不把“揩油水”当成一回事,“吃大户”势必就成风。那些被“吃”的农民开始也许宁肯少得,继之就会心里不痛快,说不定就会打“退堂鼓”(包括要求换牌子,改姓“私”为姓“公”)。一些地方治穷致富多年成效不大,与这些地方少数率先富起来的农民一直富得不踏实,腰杆直不起来很有关系。
我们并不一概反对先富起来的农民为乡亲办点公益事业,但第一要力所能及,第二要真正自愿。当干部的不能大张旗鼓地提倡这类事,以致造成一种舆论的压力,因为这也是造成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富得不踏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