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凤尾街,你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5
第2版(经济)
专栏:

“凤尾街,你好!”
新华社记者 杜奎昌 梁树棠
最近在云南边疆采访,到镇康县的第二天,恰好碰上县城凤尾镇赶集(即农贸市场)。穿红戴绿的各族群众,在街道两旁的凤凰树荫下,忙着卖东西、买东西,好不热闹。
当我们得知凤尾镇是1984年底才开始出现赶街时,感到格外惊讶。镇康这个边境县,连县城里的集市都才有三四年的历史,恐怕在全国也少见。
过去,镇康县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小镇上只有一家民贸公司和一家国营食宿店。干部职工种菜养猪,自产自销。一天,有个外来的汽车司机,因到凤尾镇的时间晚了点,那家国营食宿店早已关门,吃住无法解决,他一气之下,将食宿店的招牌摘下来拉跑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镇康县委和县政府一心想把凤尾镇的集市首先抓起来,开会,动员,定街期,发文告,但还是没人来赶街。因为边疆老百姓太穷了。既无东西出卖,也无钱购买东西,哪能白费力气来赶趟甩手街?
县委、县政府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扶持各族群众养牛、养猪,种植茶叶、橡胶、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尽管镇康条件差,底子薄,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多数农村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1987年和1978年相比,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由946万元增长到3099万元,人均收入由67元上升为197元。从1984年起,凤尾镇才形成集市。
我们穿行在来赶凤尾街的人群中,透过这个只有三四年历史的集市,看到了商品经济终于在边疆民族地区萌发起来,心底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凤尾街,你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