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跨过历史的沟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5
第2版(经济)
专栏:

跨过历史的沟壑
本报记者 黄际昌 黄幸群
香港同内地的经济合作进展很快,然而,也不时听到喧闹的声音。内地有人嘀咕港商,港商也有抱怨内地的。现在应当抖开包袱做一番清理。
一、见怪不怪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花园酒店事件”便是一桩中外瞩目的不大不小的事件。今年1月6日,投资的一方——香港中国贸易发展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德成,在香港单方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中方违约,停水断电,使桂林花园酒店难以办下去。舆论为之哗然。合作的另一方——中国青年旅行社广西分社则指责对方违法,拖欠款项。
我们一直关注这一事件的变化。5月间,专程访问过冯德成。那天,他脸带笑容地说:坏事正在变成好事,不但打算把酒店办下去,还打算在广西投资另一个大项目。言谈间他一再感叹:真是不打不相识啊!据冯德成介绍,合作双方经历了“一波三折”:从1986年10月到第二年8月,他同前任董事长(中方人士担任)“合作很好”,问题出在后来中方另派董事长,“新人不认旧账”,出了麻烦。往后如何?走着瞧。
我们不想评说上述双方的是非曲直,只想透过现象作些探讨,为今后大范围内的多边合作找点借鉴。正如一位律师指出的,在双方签订的第一份合同上,就有不周之处,一些名词的解释也不清楚。一旦碰到“墙头”,双方自然容易各执一端。我们探问:第一次订合同可不可以没有漏洞?经商多年的冯德成摇头说:“世界上没有一份合同没漏洞。”细想,这里确有不可避免的因素。
二、历史的必然
类似桂林“花园”情况,国内别省市也有。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原因:在中方,缺乏的是:发展商品经济的精神准备、对外经贸经验、外向型经济人才、相应的经济体制以及对国际市场行情和国际惯例规章的了解。港商呢?对中国国情、内地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内地经济的优势、活力和弱点认识不够,同内地人打交道的耐心也不够。两个方面的“缺乏”和“不够”,可以找到深刻的历史根由。
近百年来,香港人与内地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历经百年形成的历史性的深沟大壑,岂能一朝跨过!
最深的“沟壑”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内地至今仍有人用50年代的老眼光看待今日港方的合作者;合资企业里有香港雇员,却不放手让人家干,怕顶头上司批评“立场不稳,用人不当”。合伙做生意却怕人家得利赚钱,给对方让点利更担心被指责为“吃里扒外”。一些人至今见了外来人,唯恐上当。至于香港方面,有些厂家只看中内地劳动力便宜,有的人自恃“财大气粗”,瞧不起内地人,自以为“钱能通神”,有了钱就可以自行其是。也还有许多人担心“多变”,偶闻风声,就如惊弓之鸟。双方合作者,互有戒备。不出问题倒也相安无事,一触及利害冲突就关系紧张。这样的心态,怎能维系和发展良好的密切的合作关系?!
三、天堑变通途
先行合作者谈合作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深圳一家开办最早的合资企业,双方经理对记者道出两字:“坦诚”。正如港方经理总结的:“双方也经过很多磨擦:不理解与理解,不谅解与谅解,不习惯与习惯……经历多次磨练,我们合作得更好。”
我们分析多起冲突事件的直接导因,无不是利益上的得失。“在商言商”,岂有不重利的,关键在于合作双方要真正做到互利,才会两厢情愿,乐于合作。
互谅互让,是不可少的粘合剂。由港商与北京民航局合资经营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开办8年,经理伍淑清遍尝酸甜苦辣之后,谈到这条成功的经验:“内地方面明白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和顾虑,而我们也了解内地方面的复杂处境,因而互谅互利,使问题得到解决。”
合作不怕出纰漏,出了纰漏,共同会诊。“迅达事件”的处理就颇为迅捷。这家公司一度发生股东纠纷,蛇口、无锡有关部门出面调解,各股东代表均抱诚意,分清责任,重归于好。
“迅达”风波的经验并不深奥玄妙,唯在“实事求是”。求得“是”处,就见希望,就长信心。
历史挖就深沟大壑,跨过去不易!真诚的合作伙伴却乐于伸出手臂,扶人过“沟”。我们在采访中遇到过这样“热心人”。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厂”)是香港与深圳合办的企业,担任总经理的施展雄(港商),开业就注意到大批员工是从内地乡镇招来的新手,素质不高,就亲自抓培训,订培训大纲,到科室车间现身说法,使不少人成了新企业的骨干。“中华厂”的优质产品畅销于国际市场。
香港居民98%以上是中国人。香港人与内地人的经济合作,实际上是中国人与中国人的合作,是在世界赛场上配合“双打”。只要同心合力,克服种种偏见,纵有天堑在前,也能跨过去,香港与内地共同向当代国际经济的大赛场进军的好戏还在后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