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金奖”之花为何难结果——人工蟹苗“厄运”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6
第2版(经济)
专栏:

“金奖”之花为何难结果
——人工蟹苗“厄运”引起的思考
赵以朴 牛晓峰
“金奖”的困惑
1980年,河蟹的“试管婴儿”——人工半咸水育苗技术问世,被誉为水产养殖业的一次“革命”。此后,这个领域里捷报频传:1983年,育苗进入工业化生产;1984年,这项发明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6年,获得第14届日内瓦世界发明与技术进步展览会金奖和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博览会金奖。
在天然蟹苗资源日益减少、濒临枯竭的今天,这项成果的科学价值与经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按目前生产水平,放养一公斤蟹苗,可产成蟹300——2000公斤,平均在1000公斤左右。按成蟹每公斤20元计算,投放一公斤蟹苗就可收入2万元。我国现有适宜河蟹养殖的水面,不包括池塘在内就有6000万亩,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人们把挽救河蟹灭绝命运、繁荣河蟹家族的希望寄托在这项技术上,盼望河蟹能再度回到“寻常百姓家”,更盼望它能漂洋过海,换回大量外汇。
然而,人工育苗技术已诞生8年,河蟹生产并未出现人们所期望的转机。安徽是我国河蟹的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主要产地皖东,1982年产成蟹近千吨,1987年却下降为262吨。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竟是缺乏苗种。可是,发明人工半咸水育蟹苗技术的安徽滁州市水产研究所,1987年生产的190.5公斤蟹苗却卖出去了不到一半,其余100多公斤都白白浪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人们困惑了。
脱节的“链条”
科研、生产、流通一系列环节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是阻碍这朵夺目的科技之花尽快结出丰硕经济之果的根本原因。
目前,人工蟹苗生产技术已向全国转让19处,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有苗不等于有蟹,从蟹苗到成蟹要经过20个月的生长过程,其间包括二级培育、幼蟹放流、投喂、捕捞等环节。但除了捕捞、出售,其他环节都是无利可图的。以滁州市水产研究所为例,几年来国家投资200多万元,形成了科研与蟹苗生产能力。但蟹苗收入有限,现在是靠国家拨款维持,不能以自负盈亏的形式来求得生存与发展。
现在,养成蟹有两种办法,一是人工池塘精养,一是大水面放流。池养的优点是投资与受益紧密连接,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目前效果普遍不够理想。而大水面放流不需要人工设施和投喂,成本低,河蟹生长快,质量也好。滁县地区从70年代开始进行天然蟹苗的大水面放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头年投放1公斤蟹苗,第二年可回捕成蟹700公斤。但放流的致命弊病就是投资与受益脱节,一户投放,万家捕捞。播种人收不到果实,放蟹苗的捞不到成蟹,谁愿意长期做这种赔本买卖?就是有人想做,也赔不起。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因缺少苗种河蟹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又因没人愿购买苗种投放而造成人工蟹苗“过剩”的反常现象。
繁殖人工蟹苗需要整套的设备和一系列人工模拟的自然生态条件,因此,其成本比较高,现已卖至每公斤1000元,这个价格今后也不会下降。从发展河蟹生产的趋势来看,人工苗取代天然苗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大自然的恩赐已临近尽头。尽管人工苗价格高,但只要组织投放,从整体上讲,还是有厚利可图的。
看起来,问题的症结是个利益分配问题。河蟹生产从苗种到养成蟹到捕捞出售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离了哪个环节都不行。如果把整个过程比作一条转动的链条,那么,就是因为各环节的互不衔接,整个链条才陷于停顿状态的。
出路在哪里?
调节利益分配,把科研、生产、流通“脱节”的链条连接起来,是使人工育蟹苗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唯一出路。
当然,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做法。安徽不少地方开始组织科研、生产、流通一体化的集团开发,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在这方面,安徽花园湖区和沱湖湖区的具体做法又有所不同。花园湖渔民按簖网和人头交纳增殖费,由湖管会统一购买苗种,投放湖内,平时禁捕,到10月份开湖让渔民捕捞。沱湖则由渔业公司统一经营,公司买苗种投放,到秋季请渔民来捕捞,由公司付给捕捞费。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投资与受益问题。
有关方面人士指出,如果把科研和外贸也都纳入开发集团,由科研单位不断向生产者提供系列化技术服务和高质量的种苗,外贸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植生产,而最终的获利又以一定的比例返还,那么,就既能保证再生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能保证外贸出口的货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整体优势更充分得到发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