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回忆我的父亲李昌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6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回忆我的父亲李昌源
李远榕
今年元月31日,敬爱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回想起父亲为我国公路事业奋斗的一生,我感到有责任把他的事迹和为人介绍出来,把他的品德留给后世。
致力强国
父亲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在那里父亲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起了变化,背叛了剥削阶级家庭,倾向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他常不顾白色恐怖和个人安危,参加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秘密集会。
父亲自青年时期接触进步思想之后,就立下了科学救国强国的大志。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几十年来他像春蚕吐丝一样,默默地奉献了一生。
1944年他怀着学习科学文化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而效力的宏愿,赴美国留学,实习考察公路,留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毫不考虑,那时与他同去的几位同学,都留在了美国,重新组织了家庭,唯有父亲两年后学满回国。但在那腐败黑暗的旧中国,父亲的科学强国的理想只能是梦想。
只有解放后,父亲的这种理想,才由梦想变为现实。父亲生前担任了不少职务,他是中国科协理事、中国公路学会名誉理事、全国公路方面的一级工程师、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史编辑室主编等,这样多的工作,常使他的休息和吃饭的时间被占去,但他很愉快。他常说,只要能为国家富强做点实际工作,就是再忙再累也值得。父亲最敬重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并常以他为榜样来鞭策自己。
粉碎“四人帮”以后,父亲焕发了青春,那时他已是古稀之年了,居然学起了日语和法语,那段时间,他简直着了魔,在床头、花盆上、厕所墙上、桌子上……到处都贴满了外文条条。当时我们都笑他老来少,不服老,后来在和他聊天中才得知,他学习日语、法语完全是为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为了学习、了解这些国家的先进技术。
安贫乐道
父亲是位总工程师(技术一级),然而他和母亲、小弟弟、小弟媳、小侄女一直住在两间三室的房子里,身边还有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大弟弟。我们过年、过节回家看望他们时,连个休息的地方也没有。这个水平,恐怕在这类干部中是少有的。然而,每次单位分房,他总是主动谦让,有时我们劝他,不为自己,也要为弟弟们想想,他总是说,这比解放前好多了,共产党员不是为了多住房才入党的。
提起“路子”、“关系”、“后门”之类的不正之风,父亲可谓深恶痛绝,平时父亲对我们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曾严肃地宣布说:你们要想取得成绩,得到荣誉,只能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拚搏,不要靠我,我永远代替不了你们。据我所知,父亲的“关系”是不少的,有些还是很“过硬”的,但是他从不搞拉关系这一套,他从不去求在中央做领导工作的老友至亲为自己办任何私事,或串门打扰。
从父亲的级别和工作需要等方面来讲,是可以随时动用小轿车的。特别是他已是83岁高龄、享受副部长级待遇的老人,上医院看病用用小车,是无可非议的,但他从未用过小车。父亲发病的前一天去医院看病,仍是自己乘电车去的,回来的时候,恰逢下班高潮,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挤不上去,便步行回到家,这一劳累,促使这位83岁的老人在第二天突发了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父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产,但他身上的这些美德,不正是极其宝贵的遗产吗?
魂系公路
父亲1932年于上海交大毕业后,为改变我国公路交通的落后状况四处奔波,凡有公路通达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是建国以后,为了西藏的开发繁荣和民族的团结合作,1953年他接受了修筑世界屋脊公路——康藏公路的艰巨任务。父亲穿上了军装,与成千上万的筑路指战员一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当时父亲任康藏公路第二施工局总工程师,由于筑路有功,被交通部授予二级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测量会议二等奖;1956年他又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的先进生产者。
为了帮助也门王国修筑荷萨公路,1958年父亲接受了这项援外任务。在酷热的沙漠地带修筑公路,其难度之大,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公路权威望而生畏的,唯有中国人,才敢于创造这世界奇迹,父亲和专家组及全体援外工人,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筑成了这条公路。由于成绩卓著,敬爱的周总理亲切接见了父亲,赞扬他为中也两国人民友谊所做的贡献。
1962年,在炮火连天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年过花甲的父亲,奔赴前线与西藏军区的领导同志一起深入战区,检查军事公路的运输情况。这位从未上过战场的书生,因为心中盛着公路,而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敢;1966年援越抗美期间,父亲又代表交通部前往越南,冒着空袭的危险,慰问筑路部队,他对我国国防公路的建设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父亲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我国的公路事业,他难能可贵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地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在病危抢救、神智稍稍清醒时,他对家事只字不提,却念念不忘编写公路史的工作,临终前他要求医生请单位领导到他身边来,移交他未能完成的编史工作,留下他属于公路事业的一颗心……
我想,人死了,假设能有灵魂的话,那么父亲的灵魂肯定又在跋山涉水,绘制着中国公路交通的新蓝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