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坦荡磊落个性鲜明 无求无惧铁骨铮铮 老作家萧军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0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坦荡磊落个性鲜明 无求无惧铁骨铮铮
老作家萧军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郝庆)著名革命作家萧军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萧军因患癌病,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88年6月22日逝世,终年81岁。他生前任政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北京文联常务理事和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职。
萧军原名刘鸿霖、曾用笔名三郎、田军。原籍辽宁省义县,1907年农历5月23日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萧军有感于国土的沦丧、民族的危亡,在吉林舒兰县与友人筹谋组织抗日义勇军,事败后潜入哈尔滨,化名三郎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二年后,他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的创作。出版后,受到当时进步文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扬,被誉为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文学上的一面旗帜。
随后,他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参加了《海燕》、《作家》等刊物的编辑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他曾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置。1951年初,他从事了《五月的矿山》、《第三代》、《吴越春秋史话》等长篇小说的创作。十年浩劫当中萧军同志受到了残酷的迫害。1979年11月,萧军以古稀之年重返文坛,为文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萧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奋斗的一生,也是历经坎坷的一生。他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以鲁迅先生战斗的硬骨头精神和治学为人的态度,指导自己的一切。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执著于革命的文学事业。他坦荡磊落,个性鲜明,无求无惧,铁骨铮铮,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老作家。
芮杏文、阎明复、胡乔木、杨静仁、杨成武、王蒙等参加了萧军的遗体告别仪式。杨尚昆、陈云、万里、李先念、彭真、乔石、姚依林、田纪云、李铁映、李锡铭、胡耀邦、宋任穷、阎明复、伍修权、胡乔木、段君毅、习仲勋、倪志福、陈希同、王任重、谷牧、杨静仁、康克清、钱昌照、周培源、赵朴初、巴金、马文瑞、胡绳、程思远、钱正英以及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辽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日本内山书店等送了花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