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三国之行和一项建议——科多韦斯的又一次和平努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11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三国之行和一项建议
  ——科多韦斯的又一次和平努力
  本报记者 任毓骏
联合国特使科多韦斯冒着酷暑,于10日结束了他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3国将近2周的穿梭访问。他此行的目的,一是视察关于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执行情况,二是同有关各方接触,以寻求在阿富汗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政府的途径。
10多天来,他先在伊朗的德黑兰同阿富汗八党联盟领导人举行会谈,接着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对阿富汗难民发表讲话。人们原估计七党联盟领导人可能会见科多韦斯,但由于双方意见不一致而终未举行。科多韦斯在喀布尔只停留2天,他和纳吉布拉以及一位负责撤军事务的苏联将军举行了会谈,并向他们“详细解释了”他对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看法。
科多韦斯从喀布尔重返伊斯兰堡后,很快会见了哈克总统,接着又会见了一个由5名来自阿富汗战场的前线司令组成的代表团。
7月9日,科多韦斯在伊斯兰堡举行记者招待会,并散发了一份书面建议。他表示,这不能称作“正式建议”,而是他和众多的阿富汗人接触后的一些“设想”。
按照科多韦斯的设想,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应该分2步走。第一步叫“降温阶段”,各政治党派先实现停火,“不仅仅要求抵抗力量停止战斗,也要求纳吉布拉政权告终”。然后各方协商,争取在今年9月1日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临时国民政府。它在全国行使行政权力,并有权指挥武装部队和警察。此后,难民可以“安全、体面”地回归家园,大规模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开始。临时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待各派政治力量回到国内后,为召开“大国民代表会议”作好准备。
第二步称为“愈合阶段”。“大国民代表会议”应在1989年3月1日之前召开,会期半月左右,争取在3月15日之前产生“真正的政府”。他还强调,为使“大国民代表会议”顺利召开,将来的选举光明正大、公平合理,临时政府领导人在宣誓就职时就应保证不在未来由“大国民代表会议”产生的政府中谋求职位。
科多韦斯的建议散发后,有关各方反应不一。一些难民代表和前线司令曾表示,拥护召开“大国民代表会议”。当有记者问科多韦斯,纳吉布拉是否同意他的建议时,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他向他们解释了上述建议。现七党联盟领导人盖拉尼表示,他们还没有正式收到科多韦斯的建议。如果收到,七党联盟将举行最高会议讨论。此间观察家分析,七党领导人中,多数可能不接受这样的建议。
科多韦斯在飞返纽约之前,又一次会见了哈克总统。他在机场对记者说,哈克总统全力支持他为促成一个基础广泛的阿富汗临时政府所作的努力。他还向哈克表示,他的建议可以变动和改进,他的目的是使这个“和平之球滚动起来”。
科多韦斯的3国之行结束了,留下一纸建议让有关各方讨论。其实际意义如何,深为人们关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