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昆山之路”三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1
第1版(要闻)
专栏:

“昆山之路”三评
本报评论员
不等中央来定什么“名分”,不要国家给什么投资,就“自费开发”,因陋就简,建成一片被誉为“投资者的乐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走出的这条新路,给人以颇多启示。
向自己要钱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兴改革,搞开放,图发展,事事要花钱,处处喊缺钱,确是一大矛盾。钱从哪里来呢?
一种人的态度是,凡用钱先把两眼朝上、两手一伸——“向国家要”。你不是说要改善投资环境吗,你不是说要建经济开发区吗,你不是说要改造老企业吗……好,那你就给钱吧。否则,对不起,我干不了。有一些干部很会向上要钱,因之“政绩”见著于当地。
另一种人的态度是,不依赖国家力量,自己去开辟钱的来源。昆山是一个典范。不等不靠,多方筹集,量力而行,因陋就简地干起来,这就叫“向自己要钱”。当然,这不是说凡花钱都要从自己袋里掏,不需要支援,联合;而是说,凑也好,借也好,利用外资、民间资金也好,都靠自己动脑子、花力气去办。昆山的事实说明,“向自己要钱”,大有潜力。国家有钱给钱,自是不坏。可是如果眼里只有国库,要不来钱就干不成事,那能有什么作为!你也要,我也要,国家又哪里发得出那么多钱!
中国是一个穷国,资金短缺不会是短期的事。看来,“向自己要钱”应当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要提倡的方针和思想。
“干大事未必花大钱”
干事就要花钱,干大事就要花大钱,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逻辑。有人以为,既是搞出口加工,既是同外国人打交道,凡事就得讲究而又讲究。于是,摆起架子,铺开摊子,地盘要尽量大,设备要尽量新,宾馆要三几个“星”级,汽车要豪华的……手脚大得很。
花大钱的未必能干大事,干大事未必花大钱。有人或许会问,既要少花钱,又要多办事,岂不是理想化?否。请看昆山。那里的“富规划,穷开发”,不是也搞得很有声有色的吗?靠什么?靠内部挖潜,靠量力而行,靠精打细算,靠因陋就简,靠那些住平房、蹬自行车走工地的指挥人员(他们是多么可尊敬的创业者啊!)。实践证明,这都是“靠”得住的。
耐人寻味的是,动辄伸手向上要钱的人,往往手脚大,多半是因为钱来得容易,花起来就不心痛;“自费开发”的创业者,千辛万苦凑起的钱,花钱便格外仔细。这倒提醒我们两点:一,可不能“会哭的孩子不缺奶”——谁手伸得长,钱就给得多;二,要改革投资体制和办法,不让那些“大手脚们”无忧无虑地挥霍。
“政策也会变成钱”
这话怎讲?还是请看昆山。假如它至今还是“不当上海‘殖民地’”,引自上海的一批企业、项目、人才(也是钱)、资金,就会拒之门外,怎么也变不成昆山的钱;又假如不实行依托老城建设开发区的策略,投资压不下来,昆山就不会上得那么快,创造那么好的效益。
政策会变钱,当然指的是好政策。不同的政策,产出不同的经济效益。这里大有研究头。其实,能使“无钱变有钱、钱少变钱多”的办法很多,关键看你想不想,用不用。
例如,更多更大胆地吸收、利用外资;多方面筹集民间资金,尽可能多地把它从消费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有了这样的政策,就能变出钱来。
又如,有的老厂,只要投入少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就可以产生不亚于花巨款建新厂形成的能力。而更多的厂,只要经营管理改一改,哪怕别的都不变,经济效益马上就上去了,钱也就变出来了。
广而论之,花什么钱,办什么事,都力求节俭,讲究效益,这应当是我们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时时都要想着的基本政策。这个政策就能变出许多钱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