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百余航空专家集会研讨提出建议 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应大发展 农用探矿护林测绘海监气象体育公安等迫切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百余航空专家集会研讨提出建议
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应大发展
农用探矿护林测绘海监气象体育公安等迫切需要
本报佳木斯7月21日电 记者王友恭报道:130多位从事通用航空的专家、学者,7月16日至20日在佳木斯召开的全国通用航空发展政策研讨会上,就如何发展我国的通用航空事业发表了许多宝贵意见。
通用航空是除了定期和包机航班以外的民用航空。我国的通用航空事业始于1951年的灭蝗救灾,30多年来逐步扩展到为勘探矿藏、护林灭火、体育运动、国土测量、海洋监测,以及为核工业、石油、测绘、电力、气象、公安等部门服务。近年来,国外的通用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我国的通用航空事业在体制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总的说来发展比较缓慢。目前,中国民航局系统仅有通用航空飞机150多架,仅为世界农业飞机拥有量的0.43%,不及实际需要量的一半。
专家们认为,我国对通用航空事业的需求迫切而广泛,事实上却又发展缓慢,其关键原因是对通用航空的经营者、生产者和用户缺乏配套的支持政策,以致出现农业飞行的社会效益越大,经营者亏损越多的不合理现象,结果严重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为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调整有关政策,使通用航空的经营、生产和使用三方面都能得到合理的效益。
为满足社会对通用航空的需要,专家们建议充分发挥现有潜力,调动各方面办通用航空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各地有相当一批飞行设施没有得到合理使用;还有一大批飞行人员从部队退役后专业技术得不到发挥。这些都是发展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十分宝贵的物质和人才资源。为此,建议有航空人员、设备、飞机、机场等条件的单位,如飞机制造厂、空军部队、海军航空兵、国家体委的航空运动学校等,充分挖掘潜力从事通用航空企事业。农林、工矿、公安、文教等,使用飞机的部门应鼓励、支持所属单位积极创造条件联办或自办通用航空企、事业。
专家们还建议国家把培养通用航空的空、地勤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列入教育发展规划,待条件成熟后,要建立正规的专门院校负责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这次会议是由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航空航天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8部门联合召开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