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4
第5版(理论)
专栏:

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
蔡尚思
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思想影响之所及,连一些目不识丁的妇女童稚也在所不免。因此,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问题,不仅是专门研究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史学史、政治史、教育史等的专家学者的问题,也是文化人的共同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全社会的问题。
为了正确对待儒学的文化遗产,我以为当前文化学术界应在下列四个问题上,进一步开展争鸣与探讨:
一、要把儒家学派放在整个中国文化遗产中进行估价。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历来一分为二,有比较优秀的和比较不优良的两种。古来许多儒生学人,一提中国文化遗产,就只讲以孔子、朱子为最大代表的一个儒家系统,而拚命加以宣扬,并认为谁批评它谁就是民族虚无主义者。殊不知,在中国文化史上,除儒家一个系统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系统。例如,墨子的反宗法比儒家的重宗法优良,墨子的反宿命比儒家的信天命优良,墨子的“作”重于“述”比孔子的“述而不作”优良,墨侠的施自贫贱始比儒家的“施自亲始”优良(关于这个问题,我另在《墨子思想体系》中详论之),墨子的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努力生产努力工作,比儒家的“天地之性人为贵”优良,如此等等。不知古来的尊孔反墨者为什么硬要颠倒是非呢?自孔墨以后,如司马迁作人物地位平等的全面史书,钟相的等贵贱均贫富说,李贽的反旧传统思想,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袁枚的情感哲学之类,无一不比孔子儒家学说为优良。不知那么多的旧儒家新儒家为什么熟视无睹呢?我认为,不把儒学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历史中加以考察和比较,而一味尊孔崇儒,排斥其他较优良的学派,那才是莫大的民族虚无主义。
二、要认清儒学被尊与盛行于什么时代,其原由何在。例如:为什么汉高祖在野时要反儒,而到了在朝时就尊儒?为什么汉武帝以后的王朝,一直都在尊孔而不反孔?为什么元明清各朝代的科举教育都推行尊孔读经?为什么梁启超、章太炎等国学大师在清末不得志时就反儒反孔,而入民国较为得志时就尊儒尊孔?为什么民国时代的封建军阀仍然要尊孔,甚至下令读经?为什么民国前十年间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我以为,如果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那么就不可能正确估价儒家学派在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因此,文化界尤其是某些对儒家孔子很有感情者,有必要科学地思考和解答这类难以回避的问题。
三、正视儒学研究的现状,正确给予引导。现代国内研究孔子儒学的,就其主要方面说,可以概括为两派:一是崇拜的,一是批评的。持崇拜态度的一派,现代与近代有所差异。近代有明目张胆的尊孔团体如孔教会、孔教大学等。有些宣传孔学的著作,既把孔子资产阶级化,又以孔学进行反共活动。现代就只有变相的尊孔而不再有公开的尊孔了,只有讲孔学可以与无产阶级相结合而不再讲孔学可以与资产阶级相结合了。持批评态度的一派,也有现代与近代的不同。旧中国时代,从清末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有尊孔反孔的激烈斗争,而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最高潮。反对孔子儒家的斗争,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现在某些人完全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斗争,是非历史主义的。有位教授就鲁迅说的“礼教吃人”一语驳斥道:“礼教怎会吃人?”但是,对于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却不敢驳斥为“苛政怎么吃人?”这是不足以服人的。我敢断言,对孔学研究的分歧,不论变换什么方式,都将长期继续下去。有尊孔,就有反孔。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许一派讲话,不许另一派申辩,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孔学问题和其他任何学术问题一样,只有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才有可能逐步接近真理的彼岸。
四、儒学不可能替代马克思主义,充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的国情,从历史角度来考察,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建立在延续了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和近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基础之上的,必然会有封建主义的影响与资本主义买办化的影响。因此,出现了某些人以古人的是非为是非,某些人以洋人的是非为是非,而另一些人则二者兼而有之的现象。第二,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诞生于20世纪,它同全世界各种族、各国家、各社会息息相关。要再像清末与“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样闭关自守,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有害无益的。在这样的形势下,以为儒学可以像二千多年那样对中国社会发生作用,成为“万世师表”;或以为西洋各大国是以儒学致富强的,中国也可以来个
“孔马”相结合,那就大错特错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与科学,优于封建主义的反民主反科学;社会主义又优于资本主义,并将更加发展民主与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外国人宣传孔子儒家的是非为是非,也不能以中国历史上宣传孔子儒家的是非为是非。对孔子儒家应当一分为二,再也不应当作片面宣传。应当批判继承的部分,就予以肯定,却不必大事宣扬。应当批判而不应继承的部分,就断然同它决绝,亦大可不必依恋不舍。特别是封建宗法血统观念、礼教等级观念等在政治上、风俗上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表现,尤须大力加以批判和破除。
儒学是新不起来的。新来新去,仍然在旧儒学的范围内做文章,不会有什么“新”的创造。若把儒学加以资产阶级化或无产阶级化,不仅难免穿凿附会,而且根本就不是儒学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儒学不是最优良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我的认识。
(原载《文史知识》第六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