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西方各国为何相继提高利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4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西方各国为何相继提高利率
丹林
频繁调整利率是近月来几个西方主要国家资金市场上的一个突出现象。
7月18日,英国伦敦银行和主要商业银行相继宣布提高利率,资金市场基本贷款利率由10%提高到10.5%,这是7周内的第6次提息。
7月19日,西德的中央银行联邦银行再度提高三大利率之一的证券回购利率,使之达到4%的水平,这是6月下旬以来的第三次提息;而在此以前的半年内,它一直稳定在3.25%的水平上。此外,联邦银行还在上月末将长期保持为2.5%的贴现率提高到3%。
由于考虑到通货膨胀的迫近,美国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也在5月11日和7月14日两度提升,由8.5%升为9.5%。
利率一向较低的日本,近日来也出现提高利率的趋势。7月15日,商业银行调升三月期存款利率达4.87%;7月18日,中央银行又把一月期票据利率提高1/16厘,达4%。
此外,意大利罗马银行,奥地利国家银行也跻身于加息的行列,以便同西德马克保持汇价稳定。
为什么近一时期资金市场相继出现利率趋升之势?各国情况不同,原因各异,但均围绕着抑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汇率两大主题。
英国的利率调整的频繁最为突出。半年内作了11次调整,即1次调高,3次递减、7次递加,目前利率居1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错,增长率比预计为高,失业率降至7年来的最低点。但经济将孕育着两大难题,前一段英镑强劲(尤其对马克),不利出口,政府连续降息以抑制汇率的进一步攀升;但宽松政策促进投资和消费,扩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官方公布的6月份通货膨胀年率为4.6%,已超过政府预定指标,加上近两个月来美元汇率上扬,英镑疲软下滑。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支持汇率,6月起英国又转而采取紧缩政策,导致一再提高利率。
西德的经济增长,今年可望高于去年,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并不严重,但先英镑、后美元的坚挺上扬,使马克滑落,正是为了支持马克,联邦政府从宽松政策转向加息。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从1982年11月以来已进入第68个月,目前企业开工率仍居最好水平,就业人数不断扩大,出口看好,长期困扰的外贸赤字开始下降。经济强劲、外贸改善有助于支撑美元汇率上扬,但同时也孕育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上周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表示要紧缩货币与通货膨胀作斗争。他也表示非万不得已绝不提高利率。特别是在选举年。因此,此次加息只对短期贷款利率略作提高。此举显然是共和党政府在大选前为保持经济良好态势所需要的。
日本提高市场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稍稍缓和一下美元对日元的升势。日本经济发展过快,美元过度升高,将造成进口价格上涨。不过由于日本尚能容忍美元汇率攀升,故迄今尚未调升贴现率。
当前西方经济总体看还过得去,外汇市场算得上相对平稳,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但尚不严重。鉴于70年代高通货膨胀的教训、前12年与通货膨胀斗争付出的沉重代价(高失业率),已使凯恩斯学派曾鼓吹的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主张失去市场,政府对通货膨胀增长的苗头十分警惕,颇有“宁降低增长,也要控制通货膨胀”之势,因而及时运用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的利率手段,频繁调整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