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索尔兹伯里:长征与新的长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4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索尔兹伯里:长征与新的长征
陈明仙
我陪着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先生和夫人,在春光明媚的4月前往四川省广安——邓小平同志的家乡。索把邓看作是中国新长征的总设计师,到邓的家乡采访是他采写中国新长征计划的一部分。
这是他第七次来中国。在四川乐山参加完第四次中美作家会议,他放弃了会后的参观游览,直奔广安。而我,在陪同美国作家团的过程中,意外地陪团长作一次广安之行,真是得到了好机会。因为,广安也是我的家乡,是我阔别了47年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们三人在开往重庆的火车包房里安顿下来。他和夫人夏洛特各掏出一本在中国出版的书签名送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刚读完,对他将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用如此生动的笔触娓娓写来,心里正十分折服,却不知道夫人的《长征日记——中国史诗》也已在中国翻译出版。这是一本记叙他们1984年沿红军长征路线采访中自身经历和遭遇的书。沿着长征路线旅行,即使在今天的条件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平凡的“长征”。
他之动念要写中国长征是受到埃德加·斯诺的感召。他读过斯诺的《西行漫记》,二次大战期间,两人都是战地记者,在一起采访,常常谈到中国,加深了他对长征的兴趣。斯诺曾写过:“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斯诺本人就想写这部史诗,但未及如愿。斯诺这句话却长期激励着他。他认为,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长征是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索尔兹伯里出生于1908年,他沿长征路线采访时已届76岁,心脏有病;夫人也有70岁了。当中国政府在1983年终于批准他多次提出的申请时,夫人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她写道:“70年代初期,哈里森就开始谈到长征……自从那个时候起,多年来我一直害怕真的得到同意的信息。”“长征!他怎么会这样精神错乱?这不行。我不能让他去。”但她又写道:“我从内心深处,知道他会去的;我也不会让他一个人去……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可是我们会回来吗?”在长征的路上,索尔兹伯里真的累病了。在一次步行去金沙江渡口的艰难行程中,他因劳累过度和脱水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经过精心治疗脱离危险后还卧床一个多星期。更不要说在那些穷乡僻壤随时都遇到的生活上的不便了。
书出版后获得了成功。世界上主要文字除俄文外都有译本。中国读者的反响也是强烈的。他收到不少来信和主动提供的资料。对此,他计划再出一个增补的新版,首先出中文的,增写遗漏的重要情节,对有些说法不一的问题,将不同的资料客观地摆进去,让读者自己判断。
有人问起他写中国新长征的动因,他说:在写第一部书过程中,见到许多中国领导人,他们谈长征,也都谈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他感到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参加长征的毕竟是少数人,而新长征涉及十几亿人口。新长征目标艰巨,它很可能成为当代伟大的社会和政治的试验。他将了解其进展中的成就、问题和阻力,尽力从各方面客观报道。
我们在重庆下了火车,吃完早午餐合并的一顿饭,又坐汽车启程,傍晚抵达广安。家乡的土地多么富饶,多么亲切!绿油油的稻、麦田中,夹着黄灿灿的油菜花,紫色和白色的蚕豆、豌豆花,还有夏洛特不熟悉的桑树和苎麻。路旁像瓦斯罐般的圆窑里,烧制着石灰和砖瓦。公路正在翻修。汽车经过的城内小街,店铺和地摊上摆着五颜六色的服装等商品,响着震耳的流行音乐。改革、开放之风也刮进了这个107万人口的小县城。
(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