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中国馆最热闹”——第三十一届马耳他国际博览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6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馆最热闹”
——第三十一届马耳他国际博览会侧记
廖训振
一年一度的马耳他国际博览会于7月1日至15日如期举行。像往年一样,博览会门前车水马龙,观众络绎不绝,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充满了节日气氛。
今年的博览会专门开辟了“马耳他制造馆”,展出了马耳他45个工厂生产的出口商品,包括天线、电线、眼镜框、各种服装、玻璃器皿、塑料制品、糖果饼干等。为了鼓励出口,博览会对上述参展厂家免收租场费用。马耳他总理在祝词中特别号召各厂商不要消极地等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而应该更积极地提高自己出口产品质量,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欧洲共同体今年首次参加展览。“欧洲共同体展馆”没有实物,只有图表、放映幻灯片。欧洲共同体是马耳他重要的贸易伙伴。以1987年为例,马耳他从欧共体的进口额达6.9亿欧洲货币单位,马耳他向欧共体的出口额为3.5亿欧洲货币单位。目前,马耳他正在积极申请加入欧共体,所以,这次欧共体参展有特殊意义。
中国是第4次参加了这个博览会。今年的展馆由重庆市主办。近年来,重庆市在马耳他搞了一些经济合作项目,如合资的服装厂、餐馆和针灸推拿中心,在马耳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重庆市的产品在这里展出还是第一次。
参加这次展出的有重庆市纺织、丝绸、轻工、工艺、粮油食品等进出口分公司。展品包括各种针棉织品、服装、摩托车、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等。
中国馆展出面积比其他国家的都小,但15天来,中国馆从晚上6时一开馆,直至11时闭馆,观众川流不息。彩木鸭、竹篮子、真丝地毯等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一时成了热门货。天府花生也被抢购一空。马耳他人没有拄拐杖的习惯,但牛角综竹手杖价廉物美,观众临走时总要买上一把。有许多观众还提出意见:“为什么不带些宫灯和挂扇来?”
重庆产的嘉陵牌和重庆牌摩托车引起了马耳他人们极大兴趣。有位商人曾在今年春季广州交易会上看过这个产品,认为质量很好,价格也有竞争性,在马耳他会有销路。他看到中国馆展出了5辆样车,喜出望外,开幕当天便请了位内行师傅试骑,质量果然不错,他当机立断把全部样车买下了,并签订了首批进口180辆的合同。
过去我国的机电产品很少进入马耳他,重庆产的摩托车将成为开路先锋。
博览会的总经理目睹此种盛况,感慨地说:“今年中国馆最热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