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江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6
第8版(副刊)
专栏:

江潮
李明瑞
南通港位于长江下游,离入海口很近。下午一点多钟,我来到江边,正赶上涨潮。江水一浪追一浪;慢慢地,盖过了一大片水草地。江本是不涨潮的,由于距海近,海涨潮时产生潮力,使江水回流,它便同东海一同潮起潮落。只是没有海潮的气势大。这时候,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抓住长江的另一头,而不驯服的长江顽强地挣扎,来回抖动,以惊涛拍岸的吼声显示慑人的力量。
太阳高悬当头。天空布满浮云,很低,状如百莲。晕黄的阳光穿过云朵洒在江水上,使辉耀的部分变成蓝色。一只水鸟贴着江面低飞,在发着蓝光的地方啄了一口。
潮比刚才大了,一声紧过一声,在岩石之间激起层层浪花。我突然听到一种近于音乐的声音,发自我的脚下。原来岩石中间有个小洞,当江潮灌进洞中,潮退水从洞中流出,仿佛灌制着一种特殊的唱片。
看了一会儿潮,便去登山。南通江边有五座山。狼山居首,是中国佛教的八小名山之一,唐代骆宾王长眠山中。游人络绎不绝,香客接踵而至。
避开游人,拣一条清净的小道拾级而上。阳坡上的蒲公英盛开。阳光淡淡的,浮云逐渐升高。江风徐来,我的长发迎风飘举了。沿着山径逶迤西行,来到依山就势的“狮踞亭”。亭临悬崖峭壁,涨潮时一半的山峰隐在江里。
向西望去,一脉山岩浮出江面,又伸入江心,很像卧龙。中间有一淡黄色的小道,和紫色岩石形成明暗的鲜明对比。那是龙的脊梁么?这块岩石在遥远的过去一定是一座小山,由于江水侵袭,才成了今天这种裸露的样子,暴张着力。
极目远眺,大江浩浩然仿佛无际天涯。而在水天相接处,船只看去仿若一个个纽扣,又像一些不规则的删节号——长江在沉思:从万年积雪的山峰底下涌出的汩汩清泉,汇合众多的水系,昼夜不舍,走过一段怎样漫长而壮阔的行程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