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豆腐标准”何时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7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豆腐标准”何时明?
龚同
7月13日,北京市职工物价检查总站的同志,在宣内大街副食品商店、西单菜市场检查西城一家豆制品厂生产的豆腐,查了4屉,量都不够。按照500克粮票卖1250克豆腐的标准,前者500克粮票少110克,后者少115克。
豆腐的缺斤短两,已经不是新问题了。今年3、4月,北京市义务物价检查员发现一家豆制品厂生产的豆腐缺斤短两,报上批评后还闹了一场风波,原因是500克粮票该卖多少豆腐,标准不清。老标准500克粮票该卖1400克豆腐,1984年9月市物价局二商局改为500克粮票卖1250克豆腐。可对此又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这是出厂标准,有的说是到消费者手中的标准。风波一闹,市政府责成市物价局、二商局、计量局对豆腐出成率进行认真研究,科学测算,至今已3个月了,仍无下文。
豆腐的供应,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北京市供应了多年的豆腐,到现在还要来研究豆腐的出成率问题。简直叫人啼笑皆非。即便是这样,这豆腐的出成率研究,也不是什么尖端科学,怎么就这么难呢?豆腐供应缺斤少两,生产厂家、检查人员各执一词,受害的是广大消费者。就从这点出发,被责成的部门也应该快点测定出个标准来,使生产厂家、销售部门、检查部门有章可循。违章就罚,减少扯皮。
豆腐标准,何时能明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