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高校大规模整理研究古籍 工程浩大规模空前 数百名专家参与 国家每年出资250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高校大规模整理研究古籍
工程浩大规模空前 数百名专家参与 国家每年出资250万元
本报讯 记者毕全忠报道:一项旨在对我国古代文献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庞大计划正在我国高校实施,进展顺利。这项规模空前的浩大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研究、弘扬和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起重大作用。
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典籍浩繁,历史上曾不断进行过古籍的整理与研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水平,其中以明、清两代学者的功绩为最大。尽管前人做了不少工作,但因囿于历史条件和后来外国侵略者的破坏,我国古籍仍然存在着散、乱、缺、错和编排不科学、缺少检索手段的状况,不便于利用。今天社会安定,古籍工作队伍人才济济,用现代手段对古籍进行科学的整理与研究,以反映当代的文化思想和学术水平,成了时代的要求。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开始组织全国高校的力量开展大规模的古籍整理与研究。
这个委员会成立后,即规划、协调和领导全国高校的专家开始工作。它确定的“七五”计划期间的整理、研究项目共有41项,分5大类:古典文献研究;编纂大型断代诗文总汇,如《全宋文》、《全宋诗》、《全明诗》、《全元戏曲》等;文史哲大家集校注、疏笺;语言文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如《甲骨刻辞类纂》等;大型古文献今译丛书等。纵观这41项,五代以前侧重研究,五代以后侧重编纂。41项完成后将出书122种共数百卷,字数达数亿之多。目前,工作进展较快,有些项目已经完成,如《全宋文》第一册、《清诗纪事》等已出版。
为实施这一计划,国家每年出资250万元,直接资助这些项目,由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审定资助项目及管理经费使用。
参加这一计划的有20多所高等学校的21个研究机构和4个古典文献专业,参与的学者专家达300多名,还招收了古典文献专业大学本科生330多名、硕士研究生209名、博士生14名。他们中有不少人已参与这项计划的实际工作,取得了成绩,新一代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正在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