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情溢黄鹤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残疾人与社会征文

情溢黄鹤楼
常青
江城4月,春暖花开。一天,几十位残疾人笑笑闹闹来到蛇山脚下。“哟,黄鹤楼那么高呀。我要是能上去看看就好了!”下肢瘫痪姑娘何志平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人答腔:“孩子们莫急。我叫你们来,不让你们上到高处,成么事嘞!”何志平回头笑着说:“老厂长,那怎么办呢?”
老厂长名叫喻雁生,今年55岁,是武汉钢铁公司附属企业总公司50多位厂长中的长者。1981年,他把仅有18个人、亏损0.95万元的绣花厂接过来,办成安置残疾人的服装福利厂。他爱称残疾人为“孩子们”。有个小伙子名叫林学锋,4肢3残,老喻把他招进厂里。有人问道:“你要这样的残疾人干什么?”他说:
“残疾人都有为国家作贡献的权利,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条件!”他厂里100多名残疾人工作,都是他给“创造条件”的。林学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脚踏锁边机改成手动控制,1个人轻松自如地干起了3个人的活。
喻雁生在厂里说,谁要是在本厂撮合一对残疾人成亲,便奖给50元“红娘费”。好几对残疾男女青年被撮合成以后,嚷着要办喜事,没得房子咋办?喻雁生拿出10万元,买了10套房子,只分给残疾人。喻雁生给残疾人举办了两次集体婚礼。头次办喜事,他张罗扎了一台大彩车,吹吹打打,在十里钢城转了一趟。有的报纸发表新闻说:“武钢残疾人举行集体婚礼,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孩子们”没有辜负老厂长的希望,个个发奋工作,把厂子搞得火火红红,年创利润55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130元。老喻也连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逢年过节“孩子们”来看望他,轮椅排了屋外一大片。有次他累病了,住进公司职工医院。“孩子们”川流不息来看望。聋哑人陈汉钢晚上近11点还跑到病房,量量喻雁生的手腕,看看老厂长瘦了没有。
再回到黄鹤楼来吧。老喻听何志平问“怎么办”,便说:“我来背嘛!”一躬身,背起何志平就走。随着,党支部书记计翠兰、副厂长皮名星、工会主席张克芬以及同来的其他干部也各背一个。聋哑孩子抢着背肢残同伴。何志平身高1.7米以上,加上两腿夹的钢板,体重60多公斤,而老厂长只有1.68米个头,体重49公斤。何志平不忍心让老厂长吃苦,急得直叫喊:“老厂长快放下,我不上去了!”喻雁生说:“瞎说什么,我是搬运工出身,背你没得问题唦!”瘦小老头背着个大姑娘一层一层地上,爬满皱纹的脸上汗水一个劲地淌,嘴里还不停地讲黄鹤楼的故事。何志平掏出花手帕,一边擦着老厂长的汗水,一边擦着自己的泪水说:“我爸爸、妈妈还没有背我出来玩过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