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现代术语学概观——介绍《现代术语学与辞书编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8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现代术语学概观——介绍《现代术语学与辞书编纂》
黄鸿森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大量的新概念要求命名,国际和国内日益频繁的社会交往要求术语标准化,这就是当今时代向术语学提出的任务。
在我国,现代术语学的研究刚刚起步,近年开始有这方面的出版物面世。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过加拿大学者隆多的《术语学概论》,今年又推出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辞书编纂分委员会编辑的《现代术语学与辞书编纂》一书。本书从多种国外出版物中选收了奥地利、苏联、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波兰、法国、美国、丹麦、瑞典、卢森堡等国术语学家的25篇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国家在术语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现代术语学和辞书编纂工作发展的概貌。
当今世界术语学有四个学派:维也纳学派、苏联学派、魁北克学派和布拉格学派。本书收了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这些学派的发展状况、基本观点和工作成果。
术语是指称概念的规范化符号(词或词组)。它是认识事物的手段,也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手段。术语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术语标准化,因此术语学有很强的实践性。术语的订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术语的搜集、存储、处理和检索需要建立术语库。术语学同辞书编纂和翻译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术语标准化为辞书编纂提供规范的词目和定义,而辞书编纂又对规范的术语起推广传播的作用;术语学研究为术语的等值翻译提供理论依据,而翻译活动又是术语信息在不同语种间的国际交流
(以及多语种国家的国内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本书对于术语工作的各个侧面都作了论述。
术语库是术语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术语研究、术语标准化和辞书编纂的现代化手段,在我国还是空白。本书选了《魁北克术语库》、《欧洲共同体术语库的经验》等六篇文章,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建库的借鉴。
关于概念的命名和术语的选择的原则,因为专家们依据的是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提法有所不同,但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普遍认为必须遵守的原则是:确切性——术语要确切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语言的正确性——术语要符合本语种的语法要求和构词规则;单义性——至少在一个学科领域中一个术语只表述一个概念,同一概念只用一个术语表述;系统性——在一个特定领域中一个术语群必须是有序结构,成为体系;简明性——术语要简明扼要,易读易记;稳定性——一旦定名,不轻易改动。许多中国专家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我国还应考虑术语的表意性,尽量做到“望文生义”。
在我国,术语学一词虽然是晚近出现的,但术语研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荀子集先秦关于名实关系研究之大成,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他认为名的作用是“别同异”。他又说
“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这些思想对术语学研究颇有启示意义。在实践方面,被认为成书于秦汉间的《尔雅》十九篇中,除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为解释语词以外,《释亲》、《释器》等十六篇均为解释名物词,共一千四百多条,许多词条下了定义,可以认为是一部古代术语辞典。
到了近代,190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1932年成立国立编译馆,开始有了统一学术名词的机构。解放后,1950年成立的以郭沫若为首的“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为审定和统一自然科学术语做了出色的工作。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两个委员会的成立,可以看作是我国术语学研究进入新阶段、进入国际社会的标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