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农业部公布3200农户问卷调查结果 多数农民希望土地经营政策长期不变 《农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要尊重农民的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7-29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业部公布3200农户问卷调查结果
多数农民希望土地经营政策长期不变
《农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要尊重农民的选择
本报讯 大多数农民拥护现行土地政策,并且希望这个政策能够真正稳定,因此,目前尚不具备大范围推行“规模经营”的条件。这个结论已被一次大规模的农户问卷调查结果所证实。本月27日《农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公布了这一调查结果。
《农民日报》的消息说,这项调查是由农业部经营管理总站组织的。调查的对象,包括全国28个省、区、市的100个农经信息县(点),3200个农户。
——关于承包土地数量,62.6%的农户认为合适;33.7%的农户回答太少;3.7%的农户答复太多。
——关于土地承包方式,回答应该按人平均分的农户占50.5%;认为应实行两田制,口粮田按人口分、责任田按劳承包的农户占29.2%;15.3%的农户认为除口粮田外,应实行公开招标承包;还有5%的农户认为还可以采取其它好的办法。
——关于土地调整,50%的农户认为不调为好,一定15年不变;34.4%的农户认为土地太分散,应适当集中;15.6%的农户则希望调整,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关于土地承包,有72.4%的农户愿维持现状;21.3%的农户希望多包土地;6.2%的农户愿转出土地。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农民对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和方式是满意的,农民拥护党和国家关于联产承包制长期不变的政策,并希望这个政策能够真正稳定;大多数农户仍然深深地眷恋着土地,没有因为进入非农产业而减少对土地的感情,也没有因为种粮比较利益低而自愿放弃土地。虽然少数农户愿意转包,转让土地或进行大调整,他们也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大城市郊区、工矿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目前尚不具备大范围推行“规模经营”条件。
《农民日报》配发了题为《要尊重农民的选择》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农民选择家庭承包责任制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适应当前的土地经营规模,并不是农民的主观随意性,而在于它符合客观规律,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现在,一些地方在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这种探索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讲适度规模经营,有两个前提,一是农民离开土地之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要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用作投资。有了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解决经营机制问题。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不用说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就是在一个乡也是不平衡的,因此,推广某种经营方式,只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特别要尊重群众的意愿。任何事情,不考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一刀切,大呼隆,都注定是要失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