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新进展 发现育成光敏不育系籼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新进展
  发现育成光敏不育系籼稻
本报讯 我国第一个在籼稻中发现并育成的光敏不育系,7月27日在湖南省怀化通过由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邓华凤的这项科研成果,为杂交水稻的生产由三系法转为两系法提供了新的优良种质资源,是杂交水稻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阶段,使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24年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曾在安江农校这块土地上发现并培育了三系配套的杂交水稻。非常巧合的是,去年7月,年仅24岁、初出茅庐的邓华凤在导师袁隆平的指导下,又在这里发现了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之后,研究人员锲而不舍,经过在湖南安江和海南三亚的两代繁殖,表明这种不育系性状整齐一致,无分离,在较长光照和较高温度条件下表现雄性不育,在较短日照和较低温度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现群体数量已达到3500多株。经抽样检查,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度达到99.9%以上,不育性连续稳定时间、育性转移等均达到我国光敏不育系应具备技术指标。
专家们认为,安农光敏不育系还具有生长周期短、米质优良、植株矮、抗稻瘟病等优点,是一个良好的遗传工具,对加速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他们建议:尽快开发、利用安农光敏不育系,为使杂交水稻新技术走向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蒋志荣 刘劲军 鲁纪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