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文学:生存才能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纵横谈

文学:生存才能发展
  滕云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鲁迅先生的话,我觉得用以概括我们目下的大众社会文化心态,知识者社会文化心态,乃至作家的社会文化心态、文学文化心态,也无不合适。大家都在奔着生存、奔着温饱、奔着发展,生活上、事业上都这样。当然,那是各取其方,各行其道的。
作家的奔生存、温饱、发展,自然要靠文学。不过,据说目下有些作家只靠文学,已经无法生存,无法温饱,只好做生意去了,有做文学生意的,有做非文学生意的。
做生意的先不说了,只说做文学。做文学的,哪个不图自己的生存发展?但只图自己在做文学上的生存发展,不甚考虑文学自身的生存发展的作家,是有的。当前情况下,作家自身的发展动机与文学自身的发展动机,出现了某种冲突。
心理学告诉我们,构成动机
(即人采取某种行为的内部驱动力)的有两个因素,一是需要,一是刺激。需要包括本人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刺激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目下促使作家做文学的,有种种社会的和自身的需要与刺激,体现在作家的文学文化心理上,突出的有:本国文学落后和本人唯恐落伍的内部刺激,西方文学新潮和别人追逐新潮的外部刺激;个人与文学摆脱危机的需要,个人要获得承认和文学要“走向世界”的需要。这些刺激和需要,几乎全体作家都是感受到的,在一部分作家(部分青中年作家)中,则酿成既逐异又趋同——对内(对本国已有和现有文学)追新逐异,对外向西方文学认同的心理,构成他们做文学的动机
(内驱力)。
文学也感受着内外刺激,也有危机感和克服危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但是文学生存发展的条件、方式和作家(个体与群体)生存发展的条件、方式有区别,文学整体生存发展状态与文学局部生存发展状态也有区别。一部分作家可以写先锋文学、前卫文学,可以向西方文学认同。他们的作品可以发表可以走红。评论家称这些作品为新潮文学,视为当代文学新路标。在文学观念和文学总体结构开放、多元化的时代,向西方文学认同的作家和作品,不但可以求得生存、“温饱”,而且可以求得发展。
说到中国当代文学,事情就不一样。中国当代文学应当向西方文学借鉴,却不应向之认同,否则就成为有人说的“泛西方文学”,那就意味着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生存,若说发展,那也是发展泛西方文学,不是发展中国文学。文学的生存、发展,要有自己的土壤,长自己的根。现在有些作家想学园艺师,搞花卉无土栽培。花卉无土栽培是一种现代园艺方法,它也需要“土”,用蛭石、炉灰、陶粒之类配制成的人造土(基质),浇以配制的营养液,生长得挺漂亮。某些新潮作品事实上正是在作家配制的文学人造土里浇灌人工营养液而培植出来的,有些长得也挺不错。但是否为现代创作方式方法,文学界其说不一(如“伪现代派”之争)。不管怎么说,中国文学(不指某些作品)只能在中国现实社会的“大自然”里生根开花。中国的读者大众可以对某些新潮作品远之而敬之,却不会承认加入“泛西方文学”圈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需要走向世界,但向西方文学认同的“中国文学”是无法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所面临的国内的以及国外的社会需要,它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需要,它感受到的内部刺激与外部刺激,都只构成驱动它西向找参照系而非西向认同的动机。中国文学与它的部分作家的动机冲突就在这里。这个动机冲突的含义,不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动机必然要否定它的部分作家的发展动机,而是部分作家的发展动机不能代表、取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动机。这个动机冲突的解决办法,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要考虑和容纳作家的各自生存发展需要,而致力于自身生存发展的作家则要考虑和促进中国文学的生存发展需要。从而,这个动机冲突的解决方式,乃是文学整体动机与局部动机的分别实现。
中国的作家和文学,都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刻,都有求生存、温饱、发展的当务之急。二者的生存发展互相依持又互相独立。看不到二者的联系,会削弱作家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责任感,使有些作家只奔自己(个体与群体)的生存、温饱、发展,不想想自己所做的文学是否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应尽一份职责;看不到二者的区别,则会妨碍文学观念文学实践的进一步开放搞活,动辄把一些作家探索性、实验性的创作,一部分作家的文学取向,和整个中国文学的命运挂连起来,或举上天说是中国文学新生机,或踩入泥说是中国文学陷歧路,都不符实际,到头来不是捧杀就是打杀。还是先让它自行存在自行发展,能存在下去,说明它有生存土壤,否则,只能说是人造花,或从别处摘来的折枝花。能生存才能发展,对作家是这样,对文学也是这样。当文学在内外刺激、内外需要的历史夹道里面临存在选择的时候,抛开文学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别求“超前”(超生存)发展,不能不是空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