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一项可喜的研究成果——略谈《现代台湾文学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一项可喜的研究成果
  ——略谈《现代台湾文学史》
  杜元明
辽宁大学出版社作为系列丛书《两岸文学会流书林》的重头著作推出的《现代台湾文学史》(白少帆、王玉斌、张恒春、武治纯主编),是一本非常及时、填补空白的书,是新时期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研究的可喜硕果。
大陆对台湾文学的关注与研究起步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两岸文学交流的日趋活跃,大陆读书界尤其是高校校园曾数度掀起了台湾文学热。有鉴于此,先是南方后为北方,对台湾文学的研究滚雪球般地开展起来了。迄今,大陆已有四五十所大学开设了台湾文学课程。编写一部适用的相关教材,便成了当务之急。到1984、1985年,台湾著名评论家叶石涛披露了他的长达五、六万字的《台湾文学史大纲》。1986年,大陆也相继出版了《台湾新文学概观(上册)》(黄重添、庄明萱、阙丰龄编著)、《当代台湾文学》(王晋民著)。它们都对台湾文学史的研究,作出了拓荒性的可贵贡献,其功不可没。然而,这些著作或是只勾画出一个大体轮廓,或是偏重于小说与“当代”,都难以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系统的现代台湾文学史。在这种情况下,新近出版的《现代台湾文学史》,不愧为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它的问世,标志着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由个别的分散的研究进入了群策群力、跨地区协同攻关的新阶段。
本书共35章,比较精细地描述了本世纪20至80年代中期近70年台湾文学的演进脉络和发展历程,其规模与气魄,为海峡对岸的学人所倾慕,誉之为大陆出版的“首部台湾文学史”。这部书,考其特点,大体有三:
一、资料较为翔实、丰富。在编写中,为了克服缺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的难关,该书编写组成立了临时资料小组,沟通了合作单位所掌握的全部台湾文学作品与研究资料,扩大了资料来源,注意吸取、运用台湾出版的最新研究材料,使这部教材的编写建立在比较扎实的史料之上。尤其是对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运动、思潮与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评论,是大陆已出版的其他台湾文学研究专著所较少涉猎的。同样,对战后台湾出现的各个重要文学思潮,本书的评述也比较全面、详尽。
二、论述比较系统、完备。编者从“五四”新思潮感召下台湾新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兴起落笔,系统地论述了台湾新文学从开拓期、发展期到战争期的历史演变,对在当代台湾文坛上各领风骚的现代主义与新乡土派文学潮流的相继崛起与交叠发展,以及八十年代台湾文学呈现的多元性特色,也作了精心的扫描,基本上理清了近70年来台湾文学曲折前进的轨迹。鉴于大陆对台湾诗歌、散文、戏剧、文学理论批评以及岛内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迄今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本书特辟专章或专节对其实绩予以扼要地介绍,并有重点地评价了在这些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作家、诗人与评论家。
三、评价力求客观、公正。编者立足于台湾的文学实际,顾及台湾新文学出现与流变的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及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做到既注意两岸新文学的同源同流,又注意其各自演化的特点,努力按照台湾文学自身发展的本相去回顾、总结其历史经验,力图作出较客观、恰当的阐析。如在对待自50年代起台湾涌现的“乡愁文学”、“通俗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评价上,就遵循了上述原则。此外,该书也较好地兼顾了台湾的纯文学与俗文学、严肃作家与言情作家,给予一些在岛内尽管文学地位不很高、但在大陆拥有庞大读者群或产生过“热”的作家以应有的关照与适当的评价,如对女作家琼瑶、三毛等便列出专节评论。对在大陆文学界存有争议甚至一度遭受过尖锐批评的著名文学家如梁实秋、柏杨,论者也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尺,尽可能作出比较客观、恰切的分析与评价。
当然,作为第一部现代台湾文学史,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如体例编排上,还有一些文学成就卓著的本土作家如林海音、王拓等未列出专章予以评论,相形之下,对其评价便难以服人;此书以作家作品论为主,对文学思潮、流派的来龙去脉的论述尚欠充分;在“史”与“论”的结合上对台湾文学的发展作规律性的探求,尤显不足;日据时期的散文、诗歌、戏剧创作的发展及其成就未能论及,对当代台湾的上述几种文体的更为丰厚的创作实绩,评述也显单薄;台湾的科幻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创作量大且销行广,本书对此也几未涉及;至于对个别作家地位排列及其创作评价上的失当之处,也是不难发现的。
据了解,辽宁大学出版社拟于1991年出版该书的修订本,主编们已着手筹划改版。我们相信编者们定能继续通力合作,将此书修改得更加完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