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不容忽视的教育背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2
第1版(要闻)
专栏:述评

  不容忽视的教育背景
  本报记者 梁兆明
东莞、顺德、南海、中山、新会5市、县,如5只“小虎”雄踞在珠江三角洲。
这“五小虎”,在过去的9年,经济发展如虎添翼:乡镇企业的发达名扬南粤的南海县,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37.8亿元,比1980年增长近3倍;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的顺德县,去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38.3亿元,比1978年增长3.38倍,外贸出口收购总值5.77亿美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97倍和1.68倍……
经济发展飞快,原因何在?不久前,记者到这几个县市,觉察到这既有敢于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以及地理环境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等机遇,还有不容忽视的教育背景。
经济发展最快的顺德县,对教育的投入也最慷慨。1980年以来教育投资达1.92亿元,还未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的1亿港元办学资金。东莞、中山两市也不惜下大本钱办高等学府。
常听人说,这“五小虎”历史上名人学者迭出,教育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事实并非如此。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的故乡南海县,梁启超的故乡新会县,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教育事业一直走下坡路,再经历一次“文革”的摧残,教育已奄奄一息。
但当这两县人们意识到教育落后是劳动者素质不高的祸根,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时,都毫不迟疑地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到重要位置。几年来这两个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都在亿元以上。南海在1982年就普及小学教育了,今年又可望基本普及初中教育,初中毕业升学率将达55%。新会走的是一条捷径,在加快普及小学、初中教育的同时,大办职业中学,并已为当地输送毕业生5300多人。
顺德县的经济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其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以培养外向型经济人才为特色。他们与20多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培养了一批批外向型经济的“短线”人才,去年毕业返回工作岗位的就有597人,目前还有1130多人,正分别就读于各类大专院校的外贸、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等20多个专业,2630多人在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攻读。
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着劳动者的素质。能工巧匠、种田能手,近年大批出现在乡镇企业和农村。在新会县荷塘镇遇上一位名叫胡建旋的农民,他是闻名一方的种养致富带头人。三年前,他在镇办的职业中学农技专业毕业,回到家乡后,运用学到的家禽饲养技术和电器知识,自行设计了容量为1.3万多个种蛋电热恒温孵化箱,办起了鸡鸭良种孵化场,除向本镇、本县提供大量优良种苗外,还行销顺德、中山、云浮等市、县,一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并免费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
现在,珠江三角洲这5市、县,正在部署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以适应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形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