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黄淮海平原由缺粮变为余粮 10年前年调入救济粮60亿公斤,现在年调出商品粮25亿公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4
第2版(经济)
专栏:

黄淮海平原由缺粮变为余粮
  10年前年调入救济粮60亿公斤,现在年调出商品粮25亿公斤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尹建华、张传宣、孙参报道:黄淮海平原10年前是全国的“缺粮大户”,如今变成了“余粮大户”。这是包括专家、教授在内的数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长期奋战的结果。
据统计,近10年来,国家科技攻关在黄淮海地区取得重大农业科研成果达59项,其中42项已转化为生产力,使平原的粮棉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0年前,这里每年需调进救济粮60亿公斤左右。现在,每年能调出商品粮25亿多公斤。早在五六十年代,以著名土壤学家熊易、王守纯、王遵亲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就来到这里“啃骨头”。“六·五”期间,国家又把黄淮海地区作为科技攻关重点,来自全国的1000多科研人员在不同土壤类型区建立了12个综合试验区,进行“粮棉油果高产优质抗逆配套栽培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专家们探索出“盐随水来,随水去”的规律,采取工程治理与改革耕作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引黄灌溉、井灌沟排、平地培肥、林(果)粮间作、水旱轮作等,很快使2000万亩“白碱茫茫、红柳丛生”的盐碱地长出了好庄稼。率先治理的禹城县,现在14万亩改碱试验区,皮棉单产由过去的不足10公斤提高到90多公斤,粮食亩产由不足1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这项历史性创举,被称为世界改碱史上的奇迹。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形成,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60年代以来各级科研单位在黄淮海平原建立的试验区,如今周围均出现了强大的辐射区,形成科研、示范、推广、生产紧密结合的服务网络。记者在被称为“华北旱槽”的河北黑龙港地区看到,原来20万亩的农业综合试验区周围,已形成了200万亩示范区和2000万亩辐射区。目前在中心试验区开展科研活动的有国内外70多个研究所、院校的3000多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还有一支数量可观的地方技术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组成的技术推广队伍。这支队伍,促进了科研成果快速辐射和扩散。近两年,仅220万亩中心试验区和示范区就增产粮食5500万公斤、皮棉2800万公斤、果品6300万公斤,获直接经济收益1.28亿元。
病虫害的防治原是黄淮海平原的薄弱环节。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这一地区开展科研,解决了玉米螟和小麦吸浆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问题。由于各地植保服务体系的建立,仅及时防治小麦吸浆虫一项一年减少小麦损失6.5亿公斤。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