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北大营”集训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北大营”集训见闻录
信息模拟战
谈起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危机,人们往往为我国优秀选手的打法已被外人所摸透而担忧,实际上,世上万物皆相辅相成,外国著名运动员的套路,对我们也无秘密可言。
中国乒乓球女队一到丹东,便在训练馆内挂起一张图文并茂的大“墙报”,上面开列了十几位外国乒坛名将的技术档案。各专项技术特长、拿手绝活、致命弱点……写在每人名下的此类内容长短不一,因人而异,但都详而又详。
然而,这份洋洋数千字的墙报,仅仅是我国乒乓球行家、科研人员努力结果的一小部分。近年来,他们所搜集、分析的这类信息足可编出一部“百科全书”,所起的作用也远不止了解对手。
初定的三名参加奥运会女选手,根据《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主要对手技术资料》,制定了自己的战术方案。在其中一人的笔记本上,我们看到她的计划已细到每一次击球的角度、路线和力量。陪练队员则参照这本资料,模仿外国名将的打法,已练得维妙维肖,难分真假。一位才从某省队借来扮演星野美香的选手,只练了几天,其反手推挡的速度和正手扣杀的命中率甚至明显地超过了被扮演者。
正如张燮林教练所说,随着国际比赛日益频繁,乒乓球运动已进入信息时代。谁掌握的信息量大而准确,谁在赛场上取胜的可能性就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胜利不仅有赖于队员临场充分发挥,也取决于教练能否在训练场上培养出高水平的“对手”。
但是,当我们因大受感动而提出向读者介绍为奥运选手当陪练的无名英雄时,张教练却断然拒绝了。他说,“不行,这等于是为别人提供信息。”采访时,三个队的教练不止一次提醒我们虽然去奥运会的是我们运动员,但不应忘记为我们创造训练条件的丹东群众。 (续完)
本报记者 缪鲁 黄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