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合理提高现行利率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4
第5版(理论)
专栏:

合理提高现行利率水平
赵海宽
当前我国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生产增长较快,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上升,国家外汇储备增加,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较多,货币有所贬值。因此,稳定物价和币值,就成为巩固和发展经济大好形势的关键性一环。
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我国当前物价上涨较多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也可以说是社会上的货币量大于客观上对它的需要量。
有些同志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当前我国的物价水平上升是由非货币因素造成的。他们之中有的认为,生产结构变化同消费结构变化不协调,导致商品涨价;有的认为农业生产周期性波动是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这些观点虽有某些可取之处,但都不能充分说明物价总水平为什么会出现持续的较大幅度的上升。可以设想,如果不存在通货膨胀,市场货币流通状况正常,社会总需求同总供给基本平衡,则某些商品涨价,多吸收了购买力,对其它商品的购买力就会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由于商品购买力和可供量的弹性互有差别,不能排除物价轻微的、暂时的上涨,但物价总水平是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持续上涨的。
那么,社会上的货币为什么会过多?我们这里说的货币是指在市场流通的现金和可供转帐购买商品的单位活期存款,即能够直接发挥购买力作用的货币。这些货币最初都来自于银行,而银行资金运用的95%以上是各种贷款,因此也可以说基本上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通常一部分形成现金;一部分形成可用于转帐结算货款的单位活期存款,即转帐货币;一部分形成不能直接购买商品的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等,即潜在货币。我们说的体现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就是指的银行贷款形成的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因此,现实货币过多,通常是由银行贷款过多造成的。
财政部门的收支活动,在收支平衡的情况下,来自社会用之于社会,只能对社会原有货币进行重新分配,而不能直接改变社会货币数量。财政收支出现赤字,并通过向银行透支来弥补时,会引起社会货币量的增加,但这也是通过银行信贷资金的活动实现的。
社会上的货币虽然来自银行贷款,但并不等于说现在的通货膨胀是由银行造成的。相反,从当前的经济体制来说,银行还没有彻底摆脱把企业需要的资金包下来的状况,银行贷款仍处于被动地位,贷款总规模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国家关于经济建设速度的决策。如果决定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我们就需要增加较多的基建投资、生产用流动资金和消费资金,这在没有其它办法解决资金问题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增加货币发行数量了。
增发债券对增加建设资金的作用不宜估计过高
近几年来,我们为了筹集和有效使用建设资金,发行了不少债券。
事实证明,企业发行债券从市场筹集资金,变通过银行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使出资者同用资者建立直接联系,能够加强出资者的监督和提高用资者对出资者的责任心;还能够形成资金横向交流,摆脱企业在资金上对银行的依赖,就地筹资,自主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或扩大经营。这的确能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今后应该大力提倡。
国家发行债券,从社会筹集一部分资金,增加国家财政当年的资金来源,对减少财政向银行透支有明显的作用,也应该适当发展。
但是,发行债券对有效地增加建设资金的作用,并不像人们设想的那么大。1987年11月10日,我们曾在北京市的18个储蓄所,对居民购买工商银行发行的“累进利率”金融债券的货币来源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直接来源于储蓄存款或储蓄存款源的占89.3%,在为购买债券从银行提取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82%。
由于企业债券和国库券的购买者比较分散,每个人的购买数额较少,用来购买的货币来源于手持现金的比较多,来源于储蓄存款的比重可能小些,但根据已有材料判断,最少也在80%以上。
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虽然通过发行债券掌握了部分资金,但却相应地减少了银行的资金来源,从国家整体来看,资金总额并没有变化。
当然,发行债券所得资金中的一大部分还是要存进银行的。从表面上看,银行存款一方面被债券购买者提走一部分,另方面债券发行者使用由债券发行而筹得的资金后,又能给银行形成一部分新的存款,似乎对银行资金,从而对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大,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发行债券所得资金,是在债券发行者进行了一定的购买活动,购进某些商品,发挥了购买力作用,使社会总需求相应扩大之后,才由有关的商品出售者将所得到的货币重新存入银行的,而且在这里还需要估计到“乘数效应”:当甲企业向证券发行者出卖商品并把收到的货款暂时存入银行后,又会利用这些存款向乙企业进行购买。以此类推,会引出一系列新的购买活动。其总共增大的购买力或总需求,为证券发行所得的货币量乘这些货币的周转次数。因此,在发行债券吸收走一部分银行存款之后,如果银行不相应地压缩贷款数额,总需求就要扩大,其结果同不发行债券而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基本上一样。
购买债券的货币的另一个来源是购买者的手持现金。在我们的上述调查中,这部分货币只占购买金融债券总额的6.1%,手持现金在购买企业债券和国库券的货币中可能达到10%左右。一些人认为,吸收这部分货币,既增加了国家建设资金又不会加大社会总需求。这也是不准确的。出卖债券从市场吸走一部分现金,债券发行者在用它购买原材料和向职工发放工资时,又向市场返还一部分现金,市场货币流通量变化不大。但返回市场的这部分现金,同样是在发挥过购买力作用之后才又投入市场的,这就加快了货币周转速度,从而仍会加大社会总需求。这时,如果中央银行要保持货币的稳定,就必须相应减少货币投放,否则由于同样数额的市场货币发挥的购买力增大了,从而增加了社会总需求,物价就可能上涨。
购买债券的货币的再一个来源,是原打算用于消费的货币,即购买者把准备购买电视机、电冰箱或增加日用开支的货币用来购买债券。这可以减少社会消费基金,相应增加建设资金。但它占的比重不大,在我们上面的调查中,这部分货币仅占全部债券购买额的4.6%。
总之,从全社会来看,对发行债券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作用,是不能估计过高的。
提高利率水平有利于缓解建设资金供需矛盾
和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克服建设资金紧张和通货膨胀现象的根本办法,是合理收缩基建投资和适当控制消费基金。从当前来说,适当提高利率水平,是增加资金来源,合理紧缩资金运用,克服建设资金不足的可行办法之一。
资金市场开放以来,资金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商品,利率也转化为资金这种商品的价格。按照供求规律,商品供不应求,就应该涨价,供过于求,就应该降价,涨价或降价的幅度取决于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程度。这样,商品供求不平衡的状况才能得到克服。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在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只用人力限制涨价,就不能利用价格的变动来增加供给,减少需求,结果,供需矛盾只能愈演愈烈。
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对消费品曾长期实行过这种价格政策。那时某些消费品已严重供不应求,价格明显偏低,却不肯适当提价,宁愿凭票凭证限量供应。结果既不能促进这种商品增产,又不能缓和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现在我国在资金商品上面临的情况和当时在消费品上面临的情况非常相似。如果我们不适时地把利率水平合理提高,仍只依靠信贷指标限量供应,资金紧张问题是不能得到真正解决的。
我国现在的利率水平太低,不但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状况,而且还跟不上物价的上涨程度,不能激发人们的存款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国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放慢,利率太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利率水平低,存款潜力不能充分挖掘,银行资金来源不能更多增加,信贷资金的供给量就不能依靠正常办法增加。
银行贷款利率过低,还会人为地扩大对贷款的需求。按照我国现在的贷款利率和物价上涨率,企业用银行贷款购买某些短缺原材料储备起来,由于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额还可能大于向银行支付的利息额,不但不需要向银行支付真正的代价,还能坐享一定的收益。所以,这样的利率水平,只能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向银行借款,增加对资金的不合理需求。
在存在负利率的条件下,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能更多增加,而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却增加得很快,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多发货币,使通货膨胀起来。同时,由于利率水平同资金的供求状况脱离很远,对资金的需求总是很大,银行贷款只能按指标硬性控制,这又怎能避免在资金供应上出现“一刀切”!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合理提高利率水平。为此,可以先把定期储蓄存款和各种银行贷款中的负利率消除,然后再进一步适当提高利率,使存款人和贷款银行均能有合理的实际利息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鼓励人们把更多的收入转化为储蓄,使资金的供给增加;另一方面迫使企业对资金精打细算,适当减少贷款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必要的建设速度,又减少银行的货币投放,把币值和物价稳定下来。
应该强调指出,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建立正常的借贷关系,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认真改善经营管理。当然,在合理提高利率水平的同时,会使企业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向银行借款必须支付一定的真正代价,又有利于督促企业尽可能多地从内部挖掘资金潜力,加速资金周转,改善经营管理,减少向银行借款。这从长远看,正有利于促进企业降低成本。
总之,不论从抑制通货膨胀、顺利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和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来看,还是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来看,都必须下定决心,尽快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当提高现行利率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