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本报编辑部内部评报两种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关于“蛇口风波”的议论

  本报编辑部内部评报两种意见
8月6日本报刊登《“蛇口风波”答问录》,在编辑部引起热烈议论,当天在内部评报栏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今天,我们公开刊登这两则内部评报意见,一来作为抛砖引玉,同读者一起参加议论;二来是为了增加一点本报内部的透明度,也算新闻改革的小小一步吧。  
      ——编 者
思想工作不能充当商品经济的尾巴
这篇文章的可读性极强,使人开眼界。但又不无某些懵懂之处,思想工作难于上青天!
现在一些老年人不服气的是:不信现在的青年根本不需要老的教,思想不存在延续性,所有传统都得中断。而一些青年则认为老的最好别说话,张口就会老一套,还是“免开尊口”为好!交流也不必要。蛇口并非一国两制地区,李燕杰等同志碰了那样的“大钉子”,简直不好理解。思想工作总不能一味地“哄你上天”吧!
思想工作自然要配合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不能光充当商品经济的尾巴,如果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不要,那还要做什么思想工作?此文有参考价值,但还得好好消化一下,去粗取精,别被吓住!
一场大争论不可避免
今天,本报以较显著位置刊登《“蛇口风波”答问录》,可谓一大喜事,是新闻界的一个突破性变革。
这篇《答问录》将产生什么效果,现在还不敢断言,但它肯定是一颗“重型炸弹”,会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引起波澜。所谓“蛇口风波”岂止是那块弹丸之地的风波,实际上是关系到或反映了全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大争论。这场争论迟早要发生,藏也藏不住。所以,从这个风波所能引发的就不止是如何探索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而是隐含着更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观念上的、思想意识上的、方式方法及态度上的,都涉及一些本质问题,如果能就此真正展开讨论,而不是“仅提供一点版面”的话,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讨论比单纯从理论观点上争论更有意义。
我们应习惯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同时见报,这与某些人说的“整人”不是一码事。不疼不痒,空洞说教,其宣传效果不是“零”,而是负数。
“对话”形式是今年新闻报道中提倡的东西,但也有个真对话和假对话之别。希望本报能使“风波”的讨论持续一个时期,带个好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